白翅黑燕鷗(上)和高蹺鴴(下)比較大小
| 中文名: | 白翅黑燕鷗 | 
| 英名: | White-winged Black Tern, White-winged Tern | 
| 俗名: | 白翅浮鷗、白翅黑浮鷗 | 
| 學名: | Chlidonias leucopterus | 
| 目名: | 鴴形目(CHARADRIIFORMES) | 
| 科名: | 鷗科(LARIDAE) | 
| 種別: | 獨立種 | 
| 保育等級: | 無危(Least Concern) | 
| 出現季節及頻率: | 普遍春秋過境鳥, 少部分冬候鳥 | 
| 主要食物: | 魚類 | 
| 棲地: | 海岸、水域 | 
| 海拔: | 低海拔 | 
| 習性: | 成群出現於海岸、河口、魚塭、水田 | 
| 特徵: | 一般特徵: 長約24cm 夏羽: 翅膀以白色為主, 翼下覆羽黑色, 嘴、腳紅色, 頭部延伸至胸腹為黑色 冬羽: 翅膀以白色為主, 翼下覆羽白色, 嘴黑色, 腳灰褐色, 僅頭頂、後頸及耳斑為灰黑色, 其餘黑色都消失. 相似鳥種:  | 
| 繁殖地: | 繁殖於俄國西南及南部、哈薩克北部、少部分東歐地區、中國東北等地 | 
| 避寒或避暑地: | 歐洲族群冬季南遷至非洲等地避寒; 亞洲族群冬季南遷至東南亞沿岸、中國大陸東南及南部沿岸、南洋群島、台灣、澳洲、紐西蘭、新幾內亞、少部分印度沿岸、斯里蘭卡沿岸等地避寒; | 
| 拍攝時間: | 9/23/2012 | 
| 拍攝地點: | 宜蘭縣竹安 | 
| 資料來源: | 網路 | 
| 補述: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