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1日 星期四

花嘴鴨(Chinese Spot-billed Duck), 5/13/2012

這一天到華江雁鴨自然公園, 主要是為了拍蒙古鴴, 卻意外看到2隻花嘴鴨, 碩大的身軀, 遠遠就看得到, 已經晚春, 還沒離開台灣回到它們的出生地, 是甚麼緣故? 不管了, 以前拍的照片都距離太遠, 這次總算近多了, 比較清楚一些. 花嘴鴨在台灣為普遍冬候鳥.








影片, 攝於 5/13/2012, 台北市華江雁鴨自然公園



影片, 攝於 1/14/2012, 台北市關渡




中文名:花嘴鴨
別名:輕鴨、斑嘴鴨、夏鳧
英名:Chinese Spot-billed Duck
學名:Anas zonorhyncha
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科名:雁鴨科(Anat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冬候鳥
主要食物:水生動、植物
棲地:濕地, 湖泊, 沼澤, 海灣, 河口.
海拔:低海拔
習性:成群出現, 常出現於潮間帶, 湖泊, 沼澤, 河口與農田.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60公分, 羽色大致為深或淺的褐色, 嘴黑色, 嘴巴前端有黃斑, 故在中國大陸又稱為 "斑嘴鴨", 深褐色過眼線, 眉白色, 雄鳥與雌鳥羽色差異不大, 不易分辨性別.
繁殖地:繁殖於俄羅斯、蒙古、中國大陸北方、日本、北韓、南韓等地.
避寒或避暑地:冬季南遷至東南亞、台灣等地過冬.
拍攝時間:5/13/2012
拍攝地點:台北市華江雁鴨自然公園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2012年5月28日 星期一

尖尾鷸(Sharp-tailed Sandpiper), 5/11/2012

聽說華江雁鴨自然公園來了一批蒙古鴴, 我還沒拍過蒙古鴴, 選個晴天就來拍了. 沒想到沒看到蒙古鴴, 卻撞見大批尖尾鷸, 尖尾鷸也還沒拍過, 算是意外的驚喜, 是補償我嗎? 多謝了!

在台灣, 尖尾鷸也是比較晚北返的普遍的春秋過境鳥或不普遍冬候鳥, 到五月下旬都還看得到. 抱歉照片傷眼, 請多多包涵.














影片, 攝於 5/11/2012, 台北市華江雁鴨自然公園



影片, 攝於 5/12/2012, 新北市八里區



中文名:尖尾鷸
俗名:鶉鷸、尖尾濱鷸
英名:Sharp-tailed Sandpiper
學名:Calidris acuminata
目名:鴴形目(Charadriiformes)
科名:鷸科(Scolopac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過境鳥或不普遍冬候鳥
主要食物:小型魚貝類
棲地:海岸, 沙洲, 河口, 沼澤.
海拔:低海拔
習性:成群出現, 常見於海岸、沙洲、河口等潮間帶泥濘地.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18公分, 繁殖羽: 羽色大致為褐色, 頭頂及臉部為紅褐色且有黑色橫斑, 白色眉斑, 背部灰褐色, 胸和腹部灰白色且有V形黑色條紋, 嘴喙黑色且尖端微向下彎, 腳紅褐色. 非繁殖羽: 羽色較淡.
繁殖地:繁殖於俄羅斯、中國大陸、日本、北韓、南韓等地.
避寒或避暑地:冬季南遷至印尼、新幾內亞、澳洲及紐西蘭等地過冬, 過境台灣、香港等地.
拍攝時間:5/11/2012
拍攝地點:台北市華江雁鴨自然公園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2012年5月27日 星期日

黃足鷸(Grey-tailed Tattler), 5/7/2012

這一天挖仔尾的鳥況不錯, 整群青足鷸及大白鷺, 黃足鷸也不少, 還有唐白鷺, 紅頸濱鷸等, 這是我第一次拍到黃足鷸, 第一次總是令人驚喜, 剛拍到時不知它是何方神聖, 回家查網路才知是黃足鷸, 黃黃的腳與灰色身體對比特別顯眼, 果然名符其實.

在台灣, 黃足鷸是比較晚北返的普遍春秋過境鳥或不普遍冬候鳥, 到五月底都還看得到. 抱歉照片傷眼, 請多多包涵.

















中文名:黃足鷸
俗名:東灰鷸、灰尾鷸
英名:Grey-tailed Tattler, Siberian (Grey-tailed) Tattler
學名:Heteroscelus brevipes
目名:鴴形目(CHARADRIIFORMES)
科名:鷸科(Scolopac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過境鳥或不普遍冬候鳥
主要食物:小型魚貝類
棲地:海岸, 沙洲, 河口, 沼澤
海拔:低海拔
習性:成群出現, 常見於海岸、沙洲、河口等潮間帶泥濘地.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25公分, 羽色大致為灰色, 腳黃色, 嘴黑色, 但嘴基部有一小段是黃色, 有明顯白色眉斑, 黑色過眼線, 胸及腹側有黑色V形斑, 頸部亦有黑色紋路.
繁殖地:繁殖於俄羅斯、日本、北韓、南韓、蒙古等地.
避寒或避暑地:冬季南遷至東南亞、菲律賓、新幾內亞、澳洲及紐西蘭等地過冬, 過境中國大陸、台灣.
拍攝時間:5/7/2012
拍攝地點: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2012年5月22日 星期二

唐白鷺(Chinese Egret), 5/7/2012

五月初聽前輩鳥友說挖仔尾有唐白鷺, 以前我只在其他鳥友部落格看過唐白鷺, 印象中是稀有過境鳥, 不太容易遇到, 如今既然出現在挖仔尾, 那有錯過的道理? 選個非假日又出太陽的日子去拍, 所幸它們仍在.

唐白鷺外表及尺寸幾乎和小白鷺一樣, 身體都是白色, 腳掌都是黃色, 只差在夏天唐白鷺嘴巴是黃色, 而小白鷺則為黑色, 小白鷺後頭只有兩根飾羽, 而唐白鷺後頭飾羽超過兩根.

唐白鷺外表又和中白鷺很像, 身體都是白色, 唐白鷺與中白鷺嘴巴都是黃色, 差別在唐白鷺腳掌黃色, 而中白鷺腳掌則是黑色.











影片, 攝於 5/7/2012, 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



影片, 攝於 5/23/2012, 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



中文名:唐白鷺
俗名:黃嘴白鷺、東方岸白鷺
英名:Chinese Egret
學名:Egretta eulophotes
目名:鸛形目(Ciconiiformes)
科名:鷺科(Arde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IUCN 列為易危(Vulnerable), 台灣列為第II級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2001年估計全世界大約不到3400隻(其中俄羅斯約100隻, 北韓900-1300隻, 南韓600-1000隻, 中國約1000隻), 2012年估計中國大約1500~2000隻成鳥, 據此推算全世界大約3800~15000隻.
出現季節及頻率:不普遍過境鳥
主要食物:魚類、兩棲類、昆蟲
棲地:濕地、沼澤、潟湖、河流出海口
海拔:低海拔
習性:常成群出現於濕地、潟湖、河流出海口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55cm, 大小與小白鷺差不多, 腳黑色, 腳掌黃色; 身體其餘部分為白色
夏羽: 嘴啄黃色, 眼先藍色, 後頭多飾羽(而小白鷺只有兩根)
冬羽: 上嘴喙黑色, 下嘴喙黃色, 腳轉為黃綠色
相似鳥種:
繁殖地:繁殖於俄羅斯、北韓、南韓和中國大陸.
避寒或避暑地:冬季南遷至菲律賓的東維薩亞斯(Eastern Visayas)及馬來西亞的沙勞越(Sarawak)與雪蘭莪(Selangor)過冬, 過境日本、台灣、菲律賓北部、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婆羅州和印度尼西亞.
拍攝時間:5/7/2012
拍攝地點: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中杜鵑(Himalayan Cuckoo), 5/6/2012

聽鳥友說清水濕地來了4隻中杜鵑, 以前我看過鳥友部落格的圖片, 第一次看到中杜鵑這個名字時, 覺得很奇怪, 怎麼有鳥的名稱叫杜鵑, 杜鵑不是植物名稱嗎? "淡淡的三月天, 杜鵑花開在山坡上...", 不是有一首歌這樣唱嗎? 真是奇特的名字! 查網路之後才知道, 原來有一種叫杜鵑科的鳥類, 之前我拍過的番鵑冠郭公都屬於這類杜鵑科, 番鵑雖說是台灣的普遍留鳥, 但生性隱秘, 不如想像中的容易拍到, 冠郭公則屬超級大迷鳥, 更不容易拍到, 唯獨這中杜鵑據網友部落格描述是台灣的普遍夏候鳥, 數量還蠻多的, 蠻常見, 果不其然, 這一下子來了4隻, 而且待在同一地方超過2個星期, 據最近消息看來, 直到5/13/2012它們都還在那裡, 既然是夏候鳥, 會不會待到夏天結束才回繁殖地?

中杜鵑的叫聲與眾不同, 聽起來像 "布谷...布谷", 據說杜鵑科的鳥叫聲都是這樣, 所以杜鵑科的鳥也稱為布谷鳥, 中杜鵑的外觀雖不怎麼豔麗, 但也自成一格, 杜鵑科的鳥體型都不小, 中杜鵑也一樣, 幾乎跟鴿子一樣大. 抱歉照片傷眼, 請多多包涵.


攝於 5/6/2012, 新北市金山區清水濕地



攝於 5/6/2012, 新北市金山區清水濕地



攝於 5/1/2012, 新北市金山區清水濕地



中文名:中杜鵑
俗名:筒鳥、公孫
英名:Himalayan Cuckoo
學名:Cuculus saturatus
目名:鵑形目(CUCULIFORMES)
科名:杜鵑科(CUCUL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夏候鳥
主要食物:爬蟲類、小型動物、昆蟲、植物果實
棲地:丘陵地區樹林
海拔:低海拔
習性:單獨, 喜歡停在電線上、枯枝頂, 本身不築巢, 而托卵於其他鳥種的巢中, 在台灣曾有灰頭鷦鶯被托卵的紀錄, 雛鳥孵出後會把巢中的其他蛋全部推出巢外, 獨佔巢位.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32cm, 頭、胸、背為淡淡的藍灰色, 翅膀及尾羽為較深的藍灰色, 下頸略帶褐色, 眼橘黃色, 有黃色眼眶, 腹部有許多黑色橫斑, 腳橘黃色. 另有赤色型母鳥, 背面紅褐色, 上面密佈滿黑色橫紋, 腹部黃褐色, 同樣密佈黑色橫紋.
繁殖地:繁殖於喜馬拉雅山區一帶, 從巴基斯坦/尼泊爾/印度北部/緬甸北部, 到東南亞/中國南部/海南島/台灣/菲律賓.
避寒或避暑地:冬季南遷至印尼及菲律賓等地過冬, 過境東南亞, 夏季到台灣等地過夏.
拍攝時間:5/1/2012, 5/6/2012
拍攝地點:新北市金山區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2012年5月19日 星期六

綠蓑鷺(Striated Heron), 5/1/2012

在清水濕地一條大排水溝搜尋鳥蹤時, 同行鳥友突然看到這隻綠蓑鷺, 問我那是甚麼? 我隨著他手指方向看去, 第一眼看起來以為是夜鷺, 同行鳥友卻喊出 "池鷺", 連忙按下快門, 無奈它很怕人, 只拍2張就飛走了, 後來秀照片給另一位資深鳥友看, 他說不是池鷺而是夜鷺的亞成鳥, 我仔細一看, 也認為不是池鷺, 因為池鷺以前我拍過, 外觀的確不符, 過幾天後, 再度遇到該同行鳥友, 他說那隻不是池鷺, 也不是夜鷺, 應是某種奇鳥, 回家後我特地上網地毯式的查了一下鷺科, 終於查到一隻一模一樣的, 是綠蓑鷺! 連資深鳥友都看走了眼, 果然奇特.

綠蓑鷺在台灣大部分是不普遍過境鳥, 少部分為留鳥.








中文名:綠蓑鷺
俗名:簑五位、黑龍江綠鷺
英名:Striated Heron
學名:Butorides striata
目名:鸛形目(Ciconiiformes)
科名:鷺科(Arde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不普遍過境鳥或留鳥
主要食物:魚類、昆蟲
棲地:水域、溪流、海岸
海拔:低海拔
習性:單獨
特徵:長約52cm, 乍看之下像夜鷺, 但眼為黃色(夜鷺眼為紅色), 翅膀有明顯白色細羽緣(夜鷺翅膀無白色羽緣), 冠羽也是黑色, 但無白色飾羽(夜鷺頭頂有數根很長的白色飾羽), 背部淡藍色且羽毛類似蓑衣(夜鷺背部黑藍色), 腹側及胸側灰色(夜鷺則為白色).
繁殖地:分布於東亞(西伯利亞烏蘇里地方至華北一帶)、中東、非洲中部及中美洲.
避寒或避暑地:冬季南遷至巽他群島等地過冬, 過境台灣.
拍攝時間:5/1/2012
拍攝地點:新北市金山區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

小鵐(Little Bunting), 5/1/2012

這天在海邊防風林拍完中杜鵑後, 往回走向清水濕地, 繼續搜尋鳥蹤, 途中發現這隻小鵐在一片廢田中活動, 第一眼就認出是鵐類, 只是以前沒拍過這種鵐, 不知是甚麼鵐, 我拍了一陣子之後, 陸續有拍完中杜鵑的鳥友經過, 問在拍甚麼, 告知不知是甚麼鵐, 直到一位我認識的鳥友來確認才知道是小鵐, 時值繁殖期, 頭與臉為紅褐色, 相較於一般鵐類, 頗為鮮艷, 屬稀有冬候鳥, 最遠是來自西伯利亞的稀客, 小小一隻, 卻能長途跋涉漂洋過海到台灣, 真不簡單!


















影片, 攝於 5/1/2012, 新北市金山區清水濕地



中文名:小鵐
俗名:
英名:Little Bunting
學名:Emberiza pusilla
目名:燕雀目(Passeriformes)
科名:鵐科(Emberiz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稀有冬候鳥
主要食物:種子
棲地:草原, 灌木叢
海拔:低海拔
習性:常單獨出現於海岸附近之草原、農地, 林緣或溪邊的灌木叢.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13公分, 羽色大致為褐色, 頭頂及臉部為紅褐色且有黑色橫斑, 背部灰色, 胸和腹部灰白色且有黑色縱紋, 嘴喙黑色, 腳紅褐色.
繁殖地:繁殖於歐洲北部芬蘭、西伯利亞東北部.
避寒或避暑地:歐洲北部種冬季南遷至歐洲中南部各地, 西伯利亞東北部種冬季南遷經蒙古、中國東北、朝鮮等南遷於印度東北部、尼泊爾、中國華南、台灣、菲律賓群島、婆羅州、中南半島、緬甸等地.
拍攝時間:5/1/2012 12:00 pm
拍攝地點:新北市金山區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灰斑鶲(Gray-streaked Flycatcher), 4/22/2012

鳥友告知植物園來了一隻灰斑鶲, 而且習慣停歇在去年停的樹梢上, 於是到該處守株待兔, 果然盼到它出現, 剛開始是一隻, 後來又來了一隻, 是否為夫妻檔, 不得而知, 它們停在高高的樹梢, 著實考驗我的類單眼相機性能, 抱歉照片都模模糊糊的, 請多多包涵, 謝謝!

灰斑鶲在台灣為不普遍過境鳥, 停留植物園一個禮拜左右, 即消失無蹤.








中文名:灰斑鶲
俗名:斑胸鶲
英名:Gray-streaked Flycatcher, Grey-streaked Flycatcher
學名:Muscicapa griseisticta
目名:燕雀目(Passeriformes)
科名:王鶲科(Musciap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不普遍過境鳥
主要食物:昆蟲, 種子及果實
棲地:林地
海拔:
習性:常單獨出現於樹林高枝上.
特徵:長約12公分, 整隻鳥為灰色調, 胸和腹部白色且有灰色縱斑紋, 羽緣白色, 嘴與腳黑色.
繁殖地:分布於俄羅斯, 中國, 日本, 韓國.
避寒或避暑地:冬季南遷至印尼, 馬來西亞, 菲律賓, 帛琉, 新幾內亞過冬, 過境台灣.
拍攝時間:4/22/2012
拍攝地點:台北植物園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褐鷹鴞(Brown Hawk Owl), 4/20/2012

聽說景美的公園來了一隻褐鷹鴞, 即刻趕去拍攝, 到現場已有10幾隻大砲在侍候它, 這裡也是黃鸝連續幾年築巢處, 往往都當主角的黃鸝, 今天頓時變成配角, 大砲大多對準褐鷹鴞, 卡不到好位置, 我只好隨便找個角度拍拍, 它大半時間都在睡覺, 偶而半張開眼睛瞄一下樹下的這群鳥癡, 老是不張開大眼, 我沒耐心等下去, 拍了幾個較好角度照片之後就收工.

根據 ITIS (The Integrated Taxonomic Information System)的資料, 褐鷹鴞本種學名 Ninox scutulata scutulata (Raffles, 1822), 英文名 Brown Hawk-owl, 另有11個亞種; 又根據臺灣生命大百科(Encyclopedia of Life, Taiwan)的資料, N. s. japonica (Temminck & Schlegel, 1845) 亞種分布於南韓、日本(度冬於菲律賓或南洋), 而 N. s. florensis (Wallace, 1864) 亞種分布於俄羅斯遠東地區、北韓、中國東北, 臺灣生命大百科沒有說 N. s. florensis 亞種會來台度冬或過境, 後來聽說這隻褐鷹鴞是野鳥學會從金門抓來景美溪野放的引進鳥, 並非來自海外的稀有冬候鳥, 夏候鳥或過境鳥, 亦非本土珍貴稀有的留鳥, 難怪會跑到都會區來, 掀起一波熱潮.

根據臺灣生命大百科的資料, King (2002)曾建議將這12個亞種拆為3種:分布於南亞與東南亞的諸亞種沿用學名 Ninox scutulata(英名為 Brown Boobook);分布於東北亞、日本、台灣及蘭嶼的3個亞種提升為 Ninox japonica(英名為 Northern Boobook);分布於菲律賓群島的亞種提升為 Ninox randi(英名為 Chocolate Boobook), 據查 IUCN 紅皮書已採用此分法.















中文名:褐鷹鴞
俗名:鷹鴞、青葉鴞、綠葉梟、鷹鵂鶹、醬色鷹梟
英名:Brown Boobook, Brown Hawk Owl
學名:Ninox scutulata(Raffles, 1822)
目名:鴞形目(Strigiformes)
科名:鴟鴞科(Strig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IUCN 列為無危(Least Concern), 但台灣列為第II級珍貴稀有
出現季節及頻率:稀有引進鳥
主要食物:昆蟲, 小鳥, 蛙, 鼠, 蜥蝪等等小動物
棲地: 林地
海拔:中低海拔
習性:單獨, 常見於森林.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29~32公分, 眼虹膜黃色, 嘴黑色, 腳趾黃色, 頭部無角羽, 羽色大致為黑褐色, 胸和腹部灰白色且有巧克力色寬縱斑.
繁殖地:南亞與東南亞.
避寒或避暑地:度冬於南亞、東南亞或南洋.
拍攝時間:4/20/2012
拍攝地點:台北市景美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據說台灣的褐鷹鴞留鳥最初在蘭嶼被發現, 並被命名為 totogo 亞種.

2012年5月2日 星期三

棕扇尾鶯(Zitting Cisticola), 4/17/2012

棕扇尾鶯又名錦鴝, 為台灣普遍留鳥, 雖被歸類為普遍, 卻不常見, 以昆蟲為主食, 差不多麻雀般大小, 羽色也以褐色為主, 但較麻雀淡, 特徵是有灰白色眉線, 尾羽張開時如扇狀, 故名棕扇尾鶯. 與黃頭扇尾鶯的主要差別在於, 黃頭扇尾鶯尾較短, 眉線為黃褐色而非灰白色, 叫聲近似"咩...歸", 而棕扇尾鶯叫聲像"戚察、戚察".

























中文名:棕扇尾鶯
俗名:錦鴝
英名:Fan-tailed Cisticola, Fan-tailed Warbler, Zitting Cisticola
學名:Cisticola juncidis
目名:燕雀目(Passeriformes)
科名:鶯亞科(Sylvi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留鳥
主要食物:昆蟲
棲地:草原
海拔:低海拔
習性:單獨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11公分, 有灰白色眉線, 嘴細長, 略向下彎, 腳肉色, 腹白色, 尾羽張開時如扇狀. 棕扇尾鶯與黃頭扇尾鶯的差別: 黃頭扇尾鶯尾較短, 眉線為黃褐色非灰白色, 叫聲近似"咩...歸", 公鳥繁殖期經常高飛鳴叫以吸引母鳥; 棕扇尾鶯叫聲像"戚察、戚察".
繁殖地:分布於非洲、南歐、亞洲、澳大利亞、大洋洲.
避寒或避暑地:
拍攝時間:4/17/2012
拍攝地點:台北市北投區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