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5日 星期一

東方蜂鹰(Oriental Honey-buzzard), 7/5/2012

台灣的東方蜂鷹大部分為春秋過境鳥, 少部分為不普遍冬候鳥, 另有少部分為全年可見的不普遍留鳥而在台灣築巢繁殖, 繁殖期約為三月至四月, 據說是台灣數量第三大的過境猛禽, 僅次於赤腹鷹及灰面鵟鷹(灰面鷲).

主要食物為蜂蛹、蜂的幼蟲等, 林務局曾記錄到東方蜂鷹團隊合作攻破虎頭蜂巢大啖蜂蛹的影片, 片中在1到2隻東方蜂鷹帶領下, 以2到3天的時間, 用尖嘴、利爪以衝撞或帶走虎頭蜂方式, 逼使虎頭蜂放棄蜂窩, 以分享蜂蛹.

據聞東方蜂鷹為台灣唯一多種羽色的鷹類, 主要分為暗色型、中間型與淡色型三種羽色, 暗色型為較暗的褐色, 胸以下暗褐色, 中間型則胸以下為淡褐色, 淡色型喉以下白色並夾雜有暗褐色斑紋.




這隻是在 7/5/2012 發現, 應為留鳥, 屬於暗色型, 攝於台北市貓空.



攝於 7/5/2012, 台北市貓空.



影片, 攝於 7/5/2012, 台北市貓空.


中文名:東方蜂鷹
俗名:蜂鷹、雕頭鷹、鳳頭蜂鷹
英名:Oriental Honey Buzzard, Crested Honey Buzzard
學名:Pernis ptilorhyncus
目名:隼形目(Falconiformes)
科名:鷹科(Accipitr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IUCN 列為無危(Least Concern), 但台灣列為第II級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出現季節及頻率:在台灣大部分為過境鳥, 少部分為冬候鳥, 另有少部分為全年都可見到的留鳥
主要食物:蜂蛹、蜂的幼蟲或成蟲, 也會吃蜥蜴、蛇、蛙類、鳥類等小型動物
棲地:闊葉林
海拔:中低海拔
習性:單獨或成群活動, 林務局曾記錄到東方蜂鷹團隊合作攻破虎頭蜂巢
特徵: 一般特徵: 高約70~80公分, 體長57-67公分, 嘴黑色, 嘴基藍灰色, 腳趾黃色, 本種羽色有各種顏色. 很難找到兩隻羽色完全一樣的東方蜂鷹, 有 [千面食蜂鳥] 之稱, 羽色主要分為淡色型與暗色型兩型, 淡色型頭部、臉頰鼠灰色, 喉以下白色, 雜有黑褐色縱斑; 暗色型頭部黑褐色, 頰、喉淡褐色, 胸以下淡褐色, 雜有黑褐色縱斑; 雌鳥略大於雄鳥, 雄鳥眼睛虹膜為暗褐色, 雌鳥則為鮮黃色.
夏羽(繁殖羽):
冬羽(非繁殖羽):
繁殖地:亞洲大陸高緯度地區, 例如哈薩克、塔吉克、伊朗、西伯利亞南部、外蒙古、中國大陸黑龍江、吉林、朝鮮半島、日本
避寒或避暑地:亞洲族群過冬於印度次大陸、中南半島、南洋群島
拍攝時間:7/5/2012
拍攝地點:台北市貓空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