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5日 星期六

黑臉鵐或黃眉鵐(Black-faced Bunting or Yellow-browed Bunting) ? 2012/2/21

正在東張西望尋找鳥蹤時, 耳邊傳來一陣陣窸窣聲,
循聲望去, 一隻身體佈滿紋路的鳥兒在收割完後的稻草叢裡跳來跳去,
經過一番搜尋, 腦海的記憶裡沒有它, 這可能是隻沒見過的鳥!
當下緊緊跟隨, 深怕它飛走,
無奈它大半時間都在稻草叢下陰暗處覓食,
唯一可捕捉它的, 是等它從一稻草叢跳到另一叢之間的短暫幾秒,
考驗我的手腳與耐力, 最後勉強拍到一張稍有對到焦的身影,
拍的不好, 若有傷眼, 請海涵.

之前以為它是黃眉鵐, 現在則認為它比較像黑臉鵐, 歡迎賞賜意見.
拍到這隻鵐, 是當天的第一個驚喜!
另一個驚喜是番鵑, 是第一次拍到!
What a lucky day!








影片



中文名:黑臉鵐
別名:青頭雀, 蓬鵐, 青頭鬼兒, 青頭愣
英名:Black-faced Bunting
學名:Emberiza spodocephala
目名:燕雀目(Passeriformes)
科名:鵐科(Emberizidae)
種別:亞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依停留時間劃分:冬候鳥
依出現頻率劃分:普遍
主要食物:雜食性, 昆蟲, 果實和各種穀物
棲地:草叢、灌叢或闊葉林地
海拔:低海拔, 中海拔
習性:群居
特徵:一般特徵: 全身大致為茶褐色調,且密布縱斑,雄鳥眼先至喙基為黑色.
繁殖地:分布於歐亞大陸東部, 俄羅斯, 朝鮮, 日本, 印度, 緬甸, 尼泊爾, 中國東北地區, 華北大部, 華中和華南.
避寒或避暑地:
拍攝時間:2011/4/28, 2012/2/20 13:13 pm
拍攝地點:陽明山, 台北市北投區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番鵑(Lesser Coucal), 2/21/2012

已經要收工回家了, 突然一聲尖銳鞭炮聲響起, 這隻番鵑受激躥出, 停歇在我左方約10公尺的小灌木叢上, 東張西望, 抓住這個難得機會, 趕緊搶拍這隻外型獨特的大鳥. 第一次拍到番鵑, 是當天的第二個驚喜! 另一個驚喜是黑臉鵐.
What a lucky day!


番鵑(冬羽)




影片



中文名:番鵑
俗名:小鴉鵑, 小毛雞
英名:Lesser Coucal
學名:Centropus bengalensis
目名:鵑形目(Cuculiformes)
科名:杜鵑科(Cucul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留鳥
主要食物:小動物, 果實
棲地:林地, 灌木叢或草叢
海拔:低海拔
習性:單獨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39公分
夏羽(繁殖羽): 身體大致為黑色, 有光澤, 雙翼是紅褐色, 色澤分明.
冬羽(非繁殖羽): 身體大致為暗褐色, 腹部淡黃褐色, 頭部有黃褐色細橫紋, 頸部、胸部及背部有黃褐色細縱紋延伸至飛羽.
亞成鳥: 類似冬羽, 但顏色更淡, 飛羽有黃褐色寬橫紋, 腹部白色.
繁殖地:本種分布於台灣、蘭嶼、華南沿海、海南島, 亞種分佈於菲律賓、婆羅州等諸島、印度、緬甸等地,
避寒或避暑地:
拍攝時間:2/21/2012 13:22 pm
拍攝地點:台北市北投區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2012年2月24日 星期五

紅尾鶇(Naumann's Thrush), 2/20/2012

最近很夯的紅尾鶇, 來自遙遠的西伯利亞、庫頁島及蒙古等地, 漂洋過海來台, 在台灣為稀有冬候鳥, 鳥友說它原本應演化成斑點鶇, 但沒演化成功, 變成這個樣子, 體色偏銹褐色, 肚子上的菱形斑點也偏紅棕色, 看起來活像一隻生了銹的斑點鶇, 原屬於斑點鶇的亞種, 現已成為獨立種.


大部分時間都不見蹤影,


只有餓了, 才出來覓食,


短暫現身後, 又躲到樹上, 不見蹤影,


影片



中文名:紅尾鶇
別名:
英名:Naumann's Thrush, Dusky Thrush
學名:Turdus naumanni (Temminck, 1820)
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科名:鶇亞科(Turdidae)
種別:原屬於斑點鶇的亞種, 現已成為獨立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稀有冬候鳥
主要食物:昆蟲
棲地:樹林, 平原, 草地
海拔:中低海拔
習性:單獨或小群活動
特徵:全身大致為褐色, 胸腹部鱗斑為紅褐色, 斑點鶇的鱗斑則為黑色
繁殖地:繁殖於亞洲東北部, 包括西伯利亞東部及中部, 庫頁島, 蒙古等地
避寒或避暑地:冬季南遷至巴基斯坦北部、中國、朝鮮半島、日本及台灣等地避寒
拍攝時間:2/20/2012 13:52 pm
拍攝地點: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灰林鴿(Ashy Wood Pigeon), 2/20/2012

灰林鴿, 住在台灣中海拔山上的鴿子, 俗稱山粉鳥,
據說去年來了 4 隻, 今年至今只出現 1 隻,
平地相當罕見, 最近天氣太冷了, 下山來避寒,
吸引眾多鳥友們天天引頸期盼, 耐心守候,


來了一個多月, 最近每天下午 4 點多出現, 偶而爽約一次,


特別的是, 頸部有一層層白色皺摺, 和一般家鴿不一樣


喝幾口水就上樹過夜,


影片



中文名:灰林鴿
俗名:台灣鴣鳩、山粉鳥
英名:Ashy Wood Pigeon
學名:Columba pulchricollis
目名:鴿形目(Columbiformes)
科名:鳩鴿科(Columb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局部普遍留鳥
主要食物:種子, 果實
棲地:林地
海拔:中低海拔
習性:成群
特徵:頸部有一層層白色皺摺
繁殖地:分布於印度、尼泊爾、錫金、阿薩密、緬甸、泰國、台灣以及中國大陸的西藏、雲南等地
避寒或避暑地:冬季會降至低海拔避寒
拍攝時間:2/14/2012 16:40 pm, 2/20/2012 16:20 pm
拍攝地點:台北市中正區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因為棲息於中海拔山上之故, 冬季會降至低海拔避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