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31日 星期三

赤頸鶇(Red-throated Thrush), 10/13/2012

和其他迷鳥一樣, 這隻赤頸鶇又在北部鳥界掀起一陣狂熱, 一時之間桃園縣大園鄉海邊一處安靜的角落重砲雲集, 那熟悉的狂熱畫面又回來了, 如機關槍般的聲音又回來了, 宛如朝聖般的人潮一波波趕來, 就為了一隻在遷徙過程中迷了路的小鳥, 而我也如中了毒癮般的參與這場盛會, 看來短時間內這癮不會痊癒.















影片, 攝於桃園縣大園鄉, 10/13/2012



中文名:赤頸鶇
別名:紅脖鶇、紅脖子穿草鶇
英名:Dark-throated Thrush, Red-throated Thrush, Black-throated Thrush
學名:Turdus ruficollis (Pallas, 1776)
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科名:鶇科(Turd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稀有迷鳥
主要食物:昆蟲、蚯蚓等等
棲地:針葉林, 灌木林, 喬木林, 農田
海拔:低海拔
習性: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25公分, 成鳥上體灰色, 頸部、上胸、眉紋及頸側佈滿紅褐色斑, 因而得名, 腹部及臀部白色, 尾羽黑褐色, 但尾羽基部及外側紅褐色
夏羽(繁殖羽):
冬羽(非繁殖羽):
繁殖地:繁殖於亞塞拜然、哈薩克、吉爾吉斯、俄羅斯西伯利亞中部及南部、中國大陸西北部、蒙古西北部等地
避寒或避暑地:冬季南遷至中東、喜瑪拉雅山脈、中南半島西北部等地
拍攝時間:10/13/2012
拍攝地點:桃園大園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2012年10月30日 星期二

頭烏線(Dusky Fulvetta), 10/11/2012

風聞七堵有鳥友經營頭烏線幾個月了, 很好拍, 於是利用網路搜尋出其詳細地址, 前往一探究竟, 結果如傳聞般頭烏線很乖, 若不是這批鳥友的經營, 想拍頭烏線恐怕只有靠運氣了, 感恩啦! 頭烏線有個外號叫[叢林隱士], 光聽這外號就知道要見到他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 但就算這裡的頭烏線很乖, 還是非常不好拍, 因為牠們動作迅速, 如閃電般的轉身動作讓現場眾鳥友很頭痛, 小弟的類單眼更是雪上加霜, 完全跟不上其身影, 第一次拍的照片沒一張清楚, 去第二趟才勉強對到焦, 難拍聲名真的是名不虛傳.

頭烏線是台灣普遍留鳥, 台灣特有亞種, 叫聲有點像 "是誰打破氣球".




攝於基隆市七堵區, 10/11/2012









影片, 攝於基隆市七堵區, 10/11/2012



影片, 攝於基隆市七堵區, 9/26/2012



中文名:頭烏線
俗名:烏線雀鶥, 褐雀鶥, 褐頂雀鶥
英名:Dusky Fulvetta
學名:Alcippe brunnea
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科名:畫眉科(Timaliidae)
種別:台灣特有亞種
保育等級:IUCN 列為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留鳥
主要食物:果實, 種子, 昆蟲
棲地:林地, 灌叢
海拔:中低海拔
習性:單獨或成群出現於樹林低層靠近地面之樹叢、細枝, 隱密性高, 不易見.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12公分, 不善飛行, 頭部左右各有一條粗的黑色頭側線延伸到頸後, 因而得名, 羽色大致為灰褐色, 嘴短, 嘴黑色, 以跳躍方式前進, 行動敏捷, 動個不停.
夏羽:
冬羽:
相似鳥種:
繁殖地:分布於中國大陸、台灣.
避寒或避暑地:
拍攝時間:9/26/2012, 10/11/2012
拍攝地點:基隆市七堵區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

棕背伯勞(Long-tailed Shrike), 10/5/2012

在台北市大直段河濱公園拍攝栗尾椋鳥時, 有鳥友發現這隻棕背伯勞也在附近, 於是順便把牠拍下, 棕背伯勞是台灣普遍留鳥, 台灣特有亞種, 以前在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有拍過, 這次距離更近, 謝謝發現牠的鳥友們, 讓我有機會拍到比較清晰的照片.

攝於台北市大直段河濱公園, 10/5/2012



攝於台北市大直段河濱公園, 10/5/2012



成鳥, 攝於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 7/6/2011



成鳥, 攝於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 7/6/2011



影片, 攝於台北大直段河濱公園, 10/5/2011



影片, 攝於台北市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 7/6/2011



中文名:棕背伯勞
俗名:
英名:Long-tailed Shrike
學名:Lanius schach formosae (Linnaeus, 1758)
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科名:伯勞科(Laniidae)
種別:台灣特有亞種(formosae)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留鳥
主要食物:昆蟲、爬蟲類
棲地:草原, 農田, 公園
海拔:低海拔
習性:常單獨出現於草原, 停歇於突出樹枝上
特徵: 一般特徵: 長約25公分, 成鳥頭頂至頸部灰色, 額頭處黑色, 有很寬的黑色過眼線幾乎涵蓋整個臉頰, 上背灰色, 下背至尾上覆羽為棕色, 翅膀及尾羽黑色, 翅膀外側有一處白斑, 尾下覆羽棕色延伸至腿上方的身體, 喉胸腹白色, 嘴黑色, 嘴尖微微向下, 尾略長, 腳及趾黑色.
夏羽(繁殖羽):
冬羽(非繁殖羽):
繁殖地:台灣特有亞種(formosae)僅繁殖於台灣, 其他亞種繁殖於中國大陸、東南亞、印度次大陸、阿富汗、新幾內亞等地
避寒或避暑地:台灣特有亞種(formosae)過冬於台灣
拍攝時間:7/6/2011, 10/5/2012
拍攝地點:台北市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 大直段河濱公園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栗尾椋鳥(Chestnut Tailed Starling), 10/5/2012

大約9月底有人在大直段河濱公園發現一群栗尾椋鳥, 消息傳出後立即吸引一波波鳥友前往獵攝, 一時之間大砲雲集, 大家都想留下這種稱得上漂亮的鳥兒身影, 個人也不例外, 這一群栗尾椋鳥在那裡吃唯一有結果的一棵雀榕果實, 吃一吃後會轉向防洪牆邊的幾棵白千層樹覓食, 似乎在吸食白千層樹的花蜜或種子, 等這些食物來源吃完後, 牠們應該就會離開此地另覓其他食物來源.

栗尾椋鳥又稱灰頭椋鳥, 最初為引進鳥, 後來被野放或籠中逸出並繁殖,只是牠們數量沒有菲律賓輝椋鳥、家八哥或白尾八哥那麼驚人, 但也影響到本土鳥類生態.

















影片, 攝於台北大直, 10/5/2011



中文名:栗尾椋鳥
英名:Chestnut Tailed Starling
俗名:灰頭椋鳥
學名:Sturnus malabaricus
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科名:椋鳥科(Sturn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稀有引進鳥
主要食物:種子、果實(如雀榕果實)、花蜜(如木棉花蜜汁)
棲地:樹林
海拔:低海拔
習性:常成群出現樹林, 會吃雀榕果實, 吸食木棉花蜜汁, 並在白千層樹上覓食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18cm, 全身大致為乳灰色系, 覆羽為較深的乳灰色, 初級飛羽較深接近灰黑色, 尾羽兩側為栗色, 中間接近灰黑色, 腰栗色, 背部灰色, 腹部兩側略帶褐色, 嘴與腳黃色.
繁殖地:繁殖於尼泊爾, 巴基斯坦南部, 另分佈於中國大陸南部, 緬甸, 泰國, 越南, 柬浦寨, 寮國, 印度, 不丹, 孟加拉等地, 在台灣被列為引進鳥
避寒或避暑地:
拍攝時間:10/5/2012
拍攝地點:台北市大直段河濱公園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白腹秧雞(White-breasted Waterhen), 10/2/2012

白腹秧雞是台灣普遍留鳥, 經常在台北植物園, 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及大安森林公園見到牠, 以下這些照片正是拍攝於台北植物園, 走起路來抬頭挺胸慢條斯理, 看起來有點高貴優雅.



成鳥, 攝於台北植物園, 7/2/2011









雛鳥, 攝於台北植物園, 7/3/2011



影片, 攝於台北植物園, 10/2/2012



影片, 攝於台北植物園, 7/3/2011



中文名:白腹秧雞
俗名:白胸苦惡鳥、白胸秧雞、姑婆鳥、白面仔、苦雞母、苦惡鳥、補鍋仔
英名:White-breasted Waterhen
學名:Amaurornis phoenicurus
目名:鶴形目(Gruiformes)
科名:秧雞科(Rall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留鳥
主要食物:昆蟲、種子、魚類
棲地:濕地, 水域, 農田
海拔:低海拔
習性:常單獨出現
特徵: 一般特徵: 長約32公分, 成鳥背黑, 額、臉至胸腹白色, 嘴黃色, 上嘴基有紅斑, 腳及趾黃色, 趾甚長, 飛翔力差.
夏羽(繁殖羽):
冬羽(非繁殖羽):
繁殖地:台灣、華南、海南島、東南亞、南洋群島、印度次大陸、日本和韓國等
避寒或避暑地:
拍攝時間:7/2/2011, 7/3/2011, 10/2/2012
拍攝地點:台北植物園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2012年10月28日 星期日

斑文鳥(Scaly-breasted Munia), 10/1/2012

這些斑文鳥都是不期而遇, 斑文鳥在台灣是相當普遍的留鳥, 常常成群出現於農田及雜草叢, 發出小而短的啾啾聲.



一群成鳥, 10/1/2012 在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與牠們不期而遇



成鳥, 攝於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 10/1/2012



幼鳥, 7/3/2012 在新北市台大安康農場與牠們不期而遇



幼鳥, 攝於新北市台大安康農場, 7/3/2012



一群幼鳥, 1/12/2012 在台北植物園與牠們不期而遇



幾乎完全變為成鳥, 攝於台北植物園, 11/26/2011



成鳥影片, 攝於台北市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 10/1/2012



幼鳥影片, 攝於新北市台大安康農場, 7/3/2012



影片, 攝於台北植物園, 1/12/2012



影片, 攝於台北植物園, 11/26/2011



中文名:斑文鳥
俗名:黑嘴筆仔
英名:Nutmeg Mannikin, Scaly-breasted Munia
學名:Lonchura punctulata
目名:燕雀目(Passeriformes)
科名:梅花雀科(ESTRILD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留鳥
主要食物:種子
棲地:平地、農地、草叢、草原
海拔:低海拔
習性:成群出現於農田, 雜草叢, 草原, 濕地草叢, 開闊林區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 12 cm, 全身大致為褐色, 嘴黑色呈三角錐型, 成鳥腹部白色有鱗狀紋, 幼鳥則無; 成鳥臉與喉為較深的褐色.
繁殖地:主要分布於中國大陸南部、東南部及西南部, 台灣, 東南亞, 孟加拉, 印尼, 婆羅洲, 蘇拉威西, 東帝汶, 菲律賓, 印度, 斯里蘭卡等地, 在美洲及澳洲屬於引進種.
避寒或避暑地:
拍攝時間:11/26/2011, 1/12/2012, 7/3/2012, 10/1/2012
拍攝地點:台北植物園, 台大安康農場, 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紫鷺(Purple Heron), 育雛, 9/23/2012

紫鷺在台灣是稀有冬候鳥, 這幾年紫鷺年年在宜蘭築巢, 今年也不例外, 9月在宜蘭頭城鎮下埔築巢育雛, 一時之間在賞鳥界掀起一股紫鷺育雛熱, 個人則是第一次見識紫鷺育雛熱, 9/23/2012 這一天一位鳥友邀我去拍灰山椒鳥, 鳥點正好位於紫鷺育雛處, 於是與他約好一大早驅車前往宜蘭下埔, 結果灰山椒沒找到, 把目標轉向紫鷺, 湊湊紫鷺育雛的熱鬧, 此行需感謝他提供便車才得以成行.



嗷嗷待哺, 等待親鳥獵食物回來...



親鳥捕魚回來了, 魚好大, 雛鳥差點噎著...






爸媽來幫你們整理整理家園...






影片, 攝於宜蘭頭城鎮下埔, 9/23/2012



中文名:紫鷺
俗名:草鷺、東方紫鷺、花窪子、天果鳥、花窖馬、柴鷺、長脖老
英名:Purple Heron
學名:Ardea purpurea
目名:鸛形目(Ciconiiformes)
科名:鷺科(Arde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稀有冬候鳥或過境鳥
主要食物:魚類、昆蟲
棲地:濕地, 沼澤
海拔:低海拔
習性:單獨
特徵:一般特徵: 成鳥大致為暗灰色, 頸部栗褐色, 嘴、腳黃褐色, 頭頂藍黑色有細冠羽, 頸側有粗黑縱紋, 幼鳥羽色為暗褐色,頭部無冠羽, 頸側縱紋不明顯, 略小於蒼鷺與大白鷺.
繁殖地:繁殖於大部分歐洲大陸地區、俄國西南部、中亞、西伯利亞東南部、中國東北部與東部等等, 台灣有少部分繁殖記錄.
避寒或避暑地:冬季南遷至非洲中部及南部、印度、斯里蘭卡、東南亞、南洋群島、台灣及中國大陸東南部等地避寒.
拍攝時間:9/23/2012
拍攝地點:宜蘭頭城鎮下埔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白翅黑燕鷗(White-winged Tern), 9/23/2012

在宜蘭竹安四處搜尋鳥蹤時, 遇上這一群白翅黑燕鷗窩在水田中休息, 旁邊還有一堆高蹺鴴, 青足鷸等等水鳥, 初次遇見白翅黑燕鷗, 抑制不住興奮, 趕緊把牠們捕捉入鏡, 剛拍到時還不知牠們是春秋過境鳥白翅黑燕鷗哩! 時值秋季, 所以是冬羽(非繁殖羽), 類單眼相機性能有限, 照片拍的不好, 請海涵, 謝謝.









白翅黑燕鷗(上)和高蹺鴴(下)比較大小






中文名:白翅黑燕鷗
英名:White-winged Black Tern, White-winged Tern
俗名:白翅浮鷗、白翅黑浮鷗
學名:Chlidonias leucopterus
目名:鴴形目(CHARADRIIFORMES)
科名:鷗科(LAR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春秋過境鳥, 少部分冬候鳥
主要食物:魚類
棲地:海岸、水域
海拔:低海拔
習性:成群出現於海岸、河口、魚塭、水田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24cm
夏羽: 翅膀以白色為主, 翼下覆羽黑色, 嘴、腳紅色, 頭部延伸至胸腹為黑色
冬羽: 翅膀以白色為主, 翼下覆羽白色, 嘴黑色, 腳灰褐色, 僅頭頂、後頸及耳斑為灰黑色, 其餘黑色都消失.
相似鳥種:
繁殖地:繁殖於俄國西南及南部、哈薩克北部、少部分東歐地區、中國東北等地
避寒或避暑地:歐洲族群冬季南遷至非洲等地避寒; 亞洲族群冬季南遷至東南亞沿岸、中國大陸東南及南部沿岸、南洋群島、台灣、澳洲、紐西蘭、新幾內亞、少部分印度沿岸、斯里蘭卡沿岸等地避寒;
拍攝時間:9/23/2012
拍攝地點:宜蘭縣竹安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

虎皮鸚鵡(Budgerigar), 9/18/2012

這隻虎皮鸚鵡是籠中逸鳥或野放鳥, 可能是慣於與人相處, 當鳥友們在華江雁鴨公園拍攝時, 牠自動跑到身後小樹枝頭, 靜靜的張望我們, 就算鳥友們再怎麼靠近也不怕, 乖乖的讓人拍. 後來再去就沒見到牠了, 有點擔心沒人餵的牠能否順利活下去.















中文名:虎皮鸚鵡
英名:Budgerigar
俗名:阿蘇兒、姣鳳、長尾戀愛鳥、石燕、小鸚哥、彩鳳
學名:Melopsittacus undulatus
目名:鸚形目(PSITTACIFORMES)
科名:鸚鵡科(PSITTAC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稀有引進鳥
主要食物:種子、漿果、嫩葉
棲地:灌木叢、森林、草原、田園
海拔:低海拔
習性:成群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18cm, 全身大致為黃綠色, 翅膀黑褐色有乳黃色羽緣, 頭及背遍佈的黑色橫紋, 如同虎紋, 因而得名, 腰、胸及腹部為綠色, 尾羽綠色.
繁殖地:原產地澳洲
避寒或避暑地:澳洲的夏天虎皮鸚鵡會遷移到南方, 冬天會遷移到北方.
拍攝時間:9/18/2012
拍攝地點:台北市華江雁鴨自然公園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自從 1900 年基因工程突破後, 現今已由人工培育出上千種的變種

中杓鷸(Whimbrel), 9/17/2012

水鳥類候鳥的先鋒部隊已陸續抵台, 這一天到挖仔尾碰碰運氣, 果然各式水鳥群集挖仔尾, 包括上百隻高蹺鴴, 拍的很爽! 尤其最爽的是第一次拍到中杓鷸, 或許是剛到台灣不久, 肚子餓, 只見牠在退潮後的潮間帶埋頭猛吃, 中杓鷸是台灣普遍冬候鳥, 拍了一會兒電池就沒電了, 否則應可更近距離拍牠, 照片沒那麼好, 請海涵, 謝謝!












與小白鷺的大小比較



影片, 攝於新北市挖仔尾, 9/17/2012



中文名:中杓鷸
英名:Whimbrel
俗名:杓鷸、小雊嘍兒
學名:Numenius phaeopus
目名:鴴形目(Charadriiformes)
科名:鷸科(Scolopac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冬候鳥
主要食物:軟體動物、昆蟲
棲地:濕地, 海岸, 沙岸或泥灘地
海拔:低海拔
習性:單獨、成群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45公分, 成鳥 - 全身大致為褐色調, 腹部白色, 頭頂的褐色較深, 有乳黃色的頭中央線, 嘴黑色, 嘴長, 大約為頭長的二倍, 下嘴基粉紅色,
繁殖地:廣泛分布於歐洲、亞洲及美洲寒冷地區.
避寒或避暑地:冬季南遷至歐洲、亞洲、美洲較溫暖地區, 以及非洲北部、中南美洲、澳洲、紐西蘭等地.
拍攝時間:9/17/2012
拍攝地點: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燕鴴(Oriental Pratincole), 9/10/2012

前一天鳥友PO出燕鴴照, 隔天忍不住馬上跑到大園來捕捉牠們身影, 時值秋天之始, 燕鴴已換上冬羽, 不若夏羽般漂亮, 不過第一次拍到燕鴴已足以讓人興奮不已, 期待明年能拍到夏羽版. 北部地區燕鴴絕大部分都出現在桃園縣大園鄉及宜蘭. 據說燕鴴名稱的由來是因為牠們也像燕子一樣會捕捉翅膀上的蚊子及昆蟲, 因而得名. 這次牠們則是群聚在淺水田中, 混在一大堆雜七雜八水鳥當中.

今天牠們乖乖的讓我拍到爽, 真幸運! 因為相機是類單眼, 所以照片還是不甚優, 請包涵, 謝謝!


成鳥, 冬羽(非繁殖羽), 攝於桃園縣大園鄉, 9/10/2012









疑似亞成鳥, 攝於桃園縣大園鄉, 9/10/2012



與小環頸鴴及鷹斑鷸的大小比較, 攝於桃園縣大園鄉, 9/10/2012






影片, 攝於桃園縣大園鄉, 9/10/2012



中文名:燕鴴
英名:Oriental Pratincole, Grasshopper-Bird, Swallow-Plover
別名:東方燕鴴、土燕子
學名:Glareola maldivarum (Forster, 1795)
目名:鴴形目(Charadriiformes)
科名:燕鴴科(Glareol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IUCN列為無危(Least Concern), 台灣農委會原本列為第 II 級珍貴稀有保育類, 現已降級為第 III 級應予保育類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夏候鳥
主要食物:昆蟲、金龜子、蚊蠅、蜻蜓等等
棲地:濕地、水田、旱田、海岸
海拔:低海拔
習性:夏季成群出現於濕地、水田, 會做出"擬傷"的動作吸引敵人, 保護幼鳥或趁隙逃逸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23cm, 上體為褐色系, 下體為白色與淡褐色, 型態類似燕子, 和燕子一樣會獵捕翅膀上的昆蟲, 故名燕鴴.
夏羽: 眼睛下方有一條細長的黑線向下延伸到喉部, 狀如帶著一條黑色的頸圈, 嘴黑色, 嘴基紅色, 翅膀褐色, 背部淡褐色, 後頸、喉、胸及上腹為淡淡的乳褐色, 前頸及下腹接近乳白色, 尾羽黑褐色
冬羽: 黑色的頸圈不明顯, 嘴黑色, 嘴基內側紅色消失, 翅膀褐色, 背、喉、頸、胸及後頸淡褐色.
相似鳥種:
繁殖地:主要繁殖於俄羅斯東部與中國及蒙古交界地區、日本部份地區、蒙古、中國大陸東北及東部沿岸、中南半島、印度部份地區、台灣、菲律賓群島等地
避寒或避暑地:冬季南遷回南洋、新幾內亞、所羅門群島、澳洲北部及內陸部分地區、斯里蘭卡等地避寒
拍攝時間:9/10/2012
拍攝地點:桃園縣大園鄉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

鳳頭燕鷗(Greater Crested Tern), 8/11/2012

夏天鳥荒時節, 鳳頭燕鷗的到來是拍鳥人最大的安慰了, 因為夏候鳥寥寥無幾, 常見的只有10幾種, 不像冬候鳥及過境鳥有200多種, 最常見的夏候鳥是家燕, 鳳頭燕鷗, 小燕鷗, 八色鳥, 中杜鵑及燕鴴等等, 在鳥荒時節除了拍拍本地留鳥以外, 就只有這些夏候鳥可拍, 因此拍鳥人在夏天常常拍些昆蟲或蝴蝶以解鳥荒苦.

類單眼相機性能有限, 照片拍的不好, 請海涵, 謝謝.













中文名:鳳頭燕鷗
英名:Great Crested Tern, Crested Tern, Greater Crested Tern, Swift Tern
別名:大鳳頭燕鷗
學名:Thalasseus bergii cristatus (Stephens, 1826)
目名:鴴形目(Charadriiformes)
科名:鷗科(Laridae)
種別:亞種
保育等級:台灣列為第II級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IUCN列為無危(Least Concern)物種
出現季節及頻率:局部普遍夏候鳥
主要食物:魚類
棲地:漁港、海岸礁岩、河口、島嶼、水域
海拔:低海拔
習性:夏季成群出現於漁港、海岸礁岩、河口、島嶼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45cm, 成鳥上體大致為鼠灰褐色, 下體大致為白色, 喉、頸、胸、腹白色, 翅膀、尾羽鼠灰褐色, 翼緣白色, 前額白色, 頭頂與頭後黑色而有黑色羽冠, 嘴黃腳黑; 幼鳥上體大致為鼠灰褐色與白色相間, 下體大致為白色, 前額與頭頂白色而有淡褐色斑, 頭後暗褐色.
夏羽: 成鳥有黑色羽冠
冬羽: 前頭有細白斑.
相似鳥種:
繁殖地:分布於太平洋中部以西、東南亞、台灣、琉球群島、南洋群島、新幾內亞、澳洲等地之間的海洋, 包括中南半島、菲律賓、帛琉、馬紹爾群島、所羅門群島、 斐濟、新幾內亞、澳洲、印尼之間的海洋, 以及非洲東岸、馬達加斯加、紅海、馬爾地夫、印度次大陸、斯里蘭卡、孟加拉等地海岸地區
避寒或避暑地:熱帶族群夏季北遷至亞熱帶地區避暑
拍攝時間:8/5/2012, 8/11/2012
拍攝地點:新北市野柳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