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蝗鶯在台灣為稀有過境鳥或冬候鳥, 也難得出現在台北華江雁鴨自然公園草地上覓食, 畢竟是稀有鳥類, 在野柳出現時也是躲躲藏藏, 故這次的出現每日都引來一陣陣大砲搶拍.
北蝗鶯極易與小蝗鶯混淆, 辨識重點在於, 小蝗鶯頭頂、後頸及背部的黑色縱紋較黑而明顯, 北蝗鶯則較不明顯, 北蝗鶯體型略大於小蝗鶯; 北蝗鶯亦看似茅斑蝗鶯, 但北蝗鶯整體顏色比較偏 "紅" 褐色, 茅斑蝗鶯比較偏 "灰" 褐色或 "黃" 褐色, 北蝗鶯尾羽收起時略帶扇形, 張開時呈扇形, 這是茅斑蝗鶯沒有的特徵, 茅斑蝗鶯頭頂、後頸、背部、胸及肋的黑色縱紋較黑而明顯, 北蝗鶯則較不明顯, 北蝗鶯體型略大於茅斑蝗鶯.
↓ 攝於5/29/2015, 台北市華江雁鴨自然公園
中文名: | 北蝗鶯 |
別名: | |
英名: | Middendorff's Grasshopper Warbler |
學名: | Locustella ochotensis (Middendorff, 1853) |
目名: | 雀形目(Passeriformes) |
科名: | 台灣物種名錄列為大尾鶯科(Megaluridae), IUCN 列為鶯科(Sylviidae) |
種別: | 獨立種 |
保育等級: | IUCN列為無危(Least Concern) |
出現季節及頻率: | 稀有過境鳥或冬候鳥 |
主要食物: | 昆蟲 |
棲地: | 草原、樹林地面、灌木叢 |
海拔: | 低海拔 |
習性: | 常單獨於草地覓食 |
特徵: | 一般特徵: 長約15公分, 上體大致褐色, 下體大致白色, 腹白色, 胸、腋及上腹有數條黑褐色縱紋, 背部暗褐色, 兩側各有一條明顯白色縱紋, 翼暗褐色, 翼緣白色, 翼兩側各有二條白色翼帶, 眉線白色, 喉為很淡的黃褐白色, 胸為很淡的黃褐色, 上啄暗褐色, 下啄粉紅褐色, 腳粉紅褐色. 夏羽: 冬羽: 相似鳥種: |
繁殖地: | 主要繁殖於俄國鄂霍次克海(Sea of Okhotsk)沿岸地區、勘察加半島、庫頁島以及日本北海道地區 |
避寒或避暑地: | 過冬於菲律賓群島、汶萊、婆羅洲北部沿海地區、台灣等地, 過境朝鮮半島、日本、台灣等地 |
拍攝時間: | 5/29/2015 |
拍攝地點: | 台北市華江雁鴨自然公園 |
資料來源: | 台灣物種名錄 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5. Locustella ochotensi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5: e.T22714669A67261400. http://dx.doi.org/10.2305/IUCN.UK.2015-4.RLTS.T22714669A67261400.en. Downloaded on 15 December 2015. |
補述: |
資料來自於網路, 若有誤, 歡迎指正, 謝謝光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