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鵐在台灣是極為稀有的冬候鳥或過境鳥, 數量通常不到1000隻, 很不容易看到, 所以今年出現在台北市華江雁鴨公園附近, 立刻造成大轟動, 天天大砲雲集, 不乏從中南部衝上來的鳥友, 太珍貴了, 被台灣列為第II級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下次再出現不知是何年何月了, 我於2012年在金青中心曾幸運遇到一小群, 可惜當時沒拍好, 不是沒拍到臉部就是拍到背面照(見2012年金青中心野鵐1或野鵐2), 這次大家都拍的既大隻又漂亮!
↓ 攝於台北市華江雁鴨公園附近, 2/14/2015





| 中文名: | 野鵐 | 
| 別名: | 繡眼鵐, 硫磺鵐 | 
| 英名: | Yellow Bunting | 
| 學名: | Emberiza sulphurata (Temminck & Schlegel, 1848) | 
| 目名: | 雀形目(Passeriformes) | 
| 科名: | 鵐科(Emberizidae) | 
| 種別: | 獨立種 | 
| 保育等級: | IUCN 列為易危(Vulnerable), 台灣列為第II級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 
| 出現季節及頻率: | 稀有冬候鳥或過境鳥 | 
| 主要食物: | 昆蟲, 種子和各種穀物 | 
| 棲地: | 草叢、灌叢或草原 | 
| 海拔: | 低海拔 | 
| 習性: | 單獨或小群在草叢覓食 | 
| 特徵: | 一般特徵: 和一般鵐一樣大致為茶褐色調, 但整體顏色偏黃, 翼黑色, 翼緣褐色, 頭頸胸腹偏黃, 兩肋有許多黑色縱紋. | 
| 繁殖地: | 主要繁殖於日本 | 
| 避寒或避暑地: | 主要過冬於菲律賓, 少數過冬於中國大陸及臺灣, 過境朝鮮半島、中國大陸及台灣 | 
| 拍攝時間: | 2/14/2015 | 
| 拍攝地點: | 台北市華江雁鴨公園附近 | 
| 資料來源: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2. Emberiza sulphurata.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Version 2015.2.  | 
| 補述: | 
資料來自於網路, 若有誤, 歡迎指正, 謝謝光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