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攝於新北市八里挖仔尾, 4/25/2014, 鏡頭太短, 照片傷眼請見諒
↓ 這次約40~50隻出現在八里挖仔尾, 甚為罕見, 是春過境北返途中路過挖仔尾的過客
↓ 黦鷸與黑面琵鷺, 攝於新北市八里挖仔尾, 4/25/2014
中文名: | 黦鷸 |
別名: | 紅腰杓鷸 |
英名: | Far Eastern Curlew, Eastern Curlew |
學名: | Numenius madagascariensis (Linnaeus, 1766) |
目名: | 鴴形目(Charadriiformes) |
科名: | 鷸科(Scolopacidae) |
種別: | 獨立種 |
保育等級: | 易危(Vulnerable) |
出現季節及頻率: | 不普遍過境鳥/冬候鳥 |
主要食物: | 無脊椎動物、螺類 |
棲地: | 河流出海口、海灘、潟湖、潮間帶、沼澤、濕地、湖畔 |
海拔: | 低海拔 |
習性: | 成群活動 |
特徵: | 一般特徵: 長約60~66公分, 全身大致為褐色, 整體看起來密佈黑褐色條紋, 嘴非常長而下彎, 嘴長度約12~20公分, 看起來大約是從額頭到尾端長度的一半, 翼下覆羽無雜紋 夏羽: 冬羽: 相似鳥種: 大杓鷸, 又稱白腰杓鷸, 顧名思義, 紅腰杓鷸與白腰杓鷸主要區別在於紅腰與白腰之分, 紅腰杓鷸的腰為紅褐色, 白腰杓鷸的腰為白色, 紅腰杓鷸(黦鷸)整體看起來比較偏紅褐色一點, 白腰杓鷸(大杓鷸)整體看起來比較偏黑白色系 |
繁殖地: | 繁殖於西伯利亞東部及中部、庫頁島、中國大陸東北、蒙古、日本、朝鮮半島等地 |
避寒或避暑地: | 冬季南遷至中國大陸東南、越南、泰國、台灣、菲律賓群島、婆羅洲、新幾內亞、澳洲、紐西蘭、斐濟、帛琉等地的沿岸避寒, 澳洲是主要過冬地 |
拍攝時間: | 4/25/2014 |
拍攝地點: | 新北市八里挖仔尾 |
資料來源: | 網路 |
補述: |
資料來自於網路, 若有誤, 歡迎指正, 謝謝光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