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

褐鷹鴞(Brown Hawk Owl), 4/20/2012

聽說景美的公園來了一隻褐鷹鴞, 即刻趕去拍攝, 到現場已有10幾隻大砲在侍候它, 這裡也是黃鸝連續幾年築巢處, 往往都當主角的黃鸝, 今天頓時變成配角, 大砲大多對準褐鷹鴞, 卡不到好位置, 我只好隨便找個角度拍拍, 它大半時間都在睡覺, 偶而半張開眼睛瞄一下樹下的這群鳥癡, 老是不張開大眼, 我沒耐心等下去, 拍了幾個較好角度照片之後就收工.

根據 ITIS (The Integrated Taxonomic Information System)的資料, 褐鷹鴞本種學名 Ninox scutulata scutulata (Raffles, 1822), 英文名 Brown Hawk-owl, 另有11個亞種; 又根據臺灣生命大百科(Encyclopedia of Life, Taiwan)的資料, N. s. japonica (Temminck & Schlegel, 1845) 亞種分布於南韓、日本(度冬於菲律賓或南洋), 而 N. s. florensis (Wallace, 1864) 亞種分布於俄羅斯遠東地區、北韓、中國東北, 臺灣生命大百科沒有說 N. s. florensis 亞種會來台度冬或過境, 後來聽說這隻褐鷹鴞是野鳥學會從金門抓來景美溪野放的引進鳥, 並非來自海外的稀有冬候鳥, 夏候鳥或過境鳥, 亦非本土珍貴稀有的留鳥, 難怪會跑到都會區來, 掀起一波熱潮.

根據臺灣生命大百科的資料, King (2002)曾建議將這12個亞種拆為3種:分布於南亞與東南亞的諸亞種沿用學名 Ninox scutulata(英名為 Brown Boobook);分布於東北亞、日本、台灣及蘭嶼的3個亞種提升為 Ninox japonica(英名為 Northern Boobook);分布於菲律賓群島的亞種提升為 Ninox randi(英名為 Chocolate Boobook), 據查 IUCN 紅皮書已採用此分法.















中文名:褐鷹鴞
俗名:鷹鴞、青葉鴞、綠葉梟、鷹鵂鶹、醬色鷹梟
英名:Brown Boobook, Brown Hawk Owl
學名:Ninox scutulata(Raffles, 1822)
目名:鴞形目(Strigiformes)
科名:鴟鴞科(Strig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IUCN 列為無危(Least Concern), 但台灣列為第II級珍貴稀有
出現季節及頻率:稀有引進鳥
主要食物:昆蟲, 小鳥, 蛙, 鼠, 蜥蝪等等小動物
棲地: 林地
海拔:中低海拔
習性:單獨, 常見於森林.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29~32公分, 眼虹膜黃色, 嘴黑色, 腳趾黃色, 頭部無角羽, 羽色大致為黑褐色, 胸和腹部灰白色且有巧克力色寬縱斑.
繁殖地:南亞與東南亞.
避寒或避暑地:度冬於南亞、東南亞或南洋.
拍攝時間:4/20/2012
拍攝地點:台北市景美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據說台灣的褐鷹鴞留鳥最初在蘭嶼被發現, 並被命名為 totogo 亞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