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鳧在台灣被發現的數量不多, 近幾年北部較常出現在關渡濕地、蘆堤及宜蘭, 這次異常親民的出現在新北市金山水田, 堪稱造福鳥友多多, 消息傳出後, 想當然地又引來鳥友連續數週的砲轟, 網路上大部份人認為花鳧是稀有冬候鳥, IUCN 紅皮書則歸類為迷鳥, 世界分佈圖參見: IUCN 紅皮書
↓ 鏡頭短, 照片傷眼, 請包涵, 謝謝! 攝於 1/4/2015, 新北市金山


↓ 雌雄外觀相似, 雄鳥尺寸較大

↓ 好睏!

↓ 白天常常睡很久

↓ 老伴啊! 你睡, 偶來守衛

↓ 今天有人等飛行版從早上8am等到下午1:30pm, 最後還沒拍到, 實在有夠嘔!



| 中文名: | 花鳧 | 
| 英名: | Common Shelduck, Shelduck | 
| 別名: | 翹鼻麻鴨 | 
| 學名: | Tadorna tadorna (Linnaeus, 1758) | 
| 目名: | 雁形目(Anseriformes) | 
| 科名: | 雁鴨科(Anatidae) | 
| 種別: | 獨立種 | 
| 保育等級: | 無危(Least Concern) | 
| 出現季節及頻率: | 網路上大部份人認為是稀有冬候鳥, IUCN 紅皮書歸類為迷鳥 | 
| 主要食物: | 昆蟲、蠕蟲、田螺、蝸牛、甲殼類等等 | 
| 棲地: | 泥灘地、水田、濕地、沼澤等等 | 
| 海拔: | 低海拔 | 
| 習性: | 常成對出現於水田 | 
| 特徵: | 一般特徵: 長約 60 cm, 雌雄外觀相似, 雄鳥尺寸較大; 成鳥頭、頸、臉及喉皆黑色, 嘴紅色, 胸腹白色, 胸下有一栗褐色寬頸環, 腹中央有一暗褐色寬中央線並與胸環相接, 上半身中央白色, 兩側黑色但靠尾端栗褐色, 初級飛羽黑色, 尾羽白色而末端黑色, 尾下覆羽淺褐色. 夏羽: 冬羽: 相似鳥種:  | 
| 繁殖地: | 北歐靠海地區等地 | 
| 避寒或避暑地: | 冬季南飛至歐洲南部、非洲北端、中東、印度半島北部、中國南部及東南部、朝鮮半島、日本、台灣等地避寒 | 
| 拍攝時間: | 1/4/2015 | 
| 拍攝地點: | 新北市金山 | 
| 資料來源: | 網路 | 
| 補述: | 
資料來自於網路, 若有誤, 歡迎指正, 謝謝光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