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喉鷚在台灣被歸類為普遍冬候鳥或春秋過境鳥, 棲地和大花鷚及小雲雀重疊, 大台北地區通常都出現於河濱公園草皮上, 極少出現於市區公園, 也以昆蟲為主食. 距離遠而我的相機又是類單眼, 抱歉照片都不清晰, 請多多包涵, 謝謝光臨!
攝於 11/6/2012, 台北市華中橋河濱公園

攝於 11/6/2012, 台北市華中橋河濱公園

攝於 11/6/2012, 台北市華中橋河濱公園

中文名: | 赤喉鷚 |
英名: | Red-throated Pipit |
俗名: | 紅喉鷚、赤胸鷚 |
學名: | Anthus cervinus |
目名: | 雀形目(Passeriformes) |
科名: | 鶺鴒科(Motacillidae) |
種別: | 獨立種 |
保育等級: | 無危(Least Concern) |
出現季節及頻率: | 普遍冬候鳥或春秋過境鳥 |
主要食物: | 昆蟲, 種子 |
棲地: | 濕地、農地、草原、河濱草原 |
海拔: | 低海拔 |
習性: | 常單獨出現於濕地、草原、農地等地 |
特徵: | 一般特徵: 長約 15 cm. 夏羽(繁殖羽): 上體大致為暗褐色系, 有近白色的褐白色眉斑; 頭頂、後頸及背部為褐色, 帶有暗褐色縱紋; 喉為赤褐色, 因而得名; 飛羽及尾羽暗褐色, 有近白的淡黃褐色寬羽緣; 腹部為灰白色帶有一點黃褐色, 胸與肋為淡黃褐色有暗褐色縱紋; 嘴黑褐色, 上啄下緣和下啄淡黃褐色; 腳黃褐色. 冬羽(非繁殖羽): 上體顏色較趨近灰褐色, 下體顏色較灰白. 相似鳥種: |
繁殖地: | 分布於歐洲與亞洲極北地區、阿拉斯加、加拿大、美國, 最遠達北極圈以內, 包括斯堪的納維亞、俄羅斯、阿留申群島等地 |
避寒或避暑地: | 歐洲族群冬季南遷至歐洲中南部、中東、非洲中北部等地過冬; 亞洲族群冬季南遷至中亞、印度次大陸、中國大陸、蒙古、朝鮮半島、日本、東南亞、台灣等地過冬; 北美族群冬季南遷至墨西哥過冬. |
拍攝時間: | 11/6/2012 |
拍攝地點: | 台北市華中橋河濱公園 |
資料來源: | 網路 |
補述: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