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腹鷴, 台灣特有種, 全球僅見於台灣低中海拔山區, 和帝雉一樣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列入近危物種(Near Threatened), 台灣保育法列為第II級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藍腹鷴實行一夫多妻制, 通常是1隻雄鳥和一小群雌鳥一起出現, 若有其他雄鳥靠近, 則雄鳥之間會打鬥, 合理猜測, 最先發現藍腹鷴的人應是住在台灣的人, 極可能是原住民, 當然也可能是漢人.
有關藍腹鷳的發現和命名, "1753年(清朝乾隆十八年),福建崇安人董天工撰《臺海見聞錄》卷二之臺禽(計八條)內記載: 華雞 華雞較錦雞微大,冠與面俱赤,脛足亦然,尾黑白相間,長一、二尺,毛羽五色陸離;土人用繩圈繫餌於深山生致之,然性難馴,豢養不易。 而藍腹鷳介紹於西方世界於1860年代,是19世紀博物學高速發展下的產物,它的發現者是博物學家、東方鳥類學研究的重量級人物、鳥類學家斯文豪(Robert Swinhoe)。 1862年4月1日,斯文豪得到了一張被有藍色羽毛的大型雉類的皮,因為天氣炎熱,獵人怕屍體腐爛,沒有給他帶回完整的個體。 同年的12月8日,獵人送來了一隻活體的雄鳥,這隻鳥的羽毛光鮮完整,斯文豪把這隻雄鳥輾轉香港、印度送回了倫敦放養。 1862年,斯文豪回倫敦養病期間把在台灣採集到的一批珍貴標本交給英國著名鳥類畫家約翰·古爾德(John Gould)。古爾德根據這些標本發表了16個新種,其中就有藍腹鷳。" 以上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在共享創意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協議之條款下提供.
台灣赫赫有名的拍鳥聖地 - 台中大雪山林道, 是台灣本土中海拔留鳥的重要棲息地, 住著許多低海拔看不到的本土鳥類, 例如帝雉、藍腹鷴、栗背林鴝、白眉林鴝、紅頭山雀、青背山雀、煤山雀、綠啄木、大赤啄木、鷦鷯、黃羽鸚嘴、火冠戴菊、灰鷽、金翼白眉、棕面鶯、星鴉等等, 其中包含許多全球獨一無二的台灣特有種或台灣特有亞種, 賞鳥人走一趟大雪山林道, 終身難忘. 可惜我鏡頭短, 照片傷眼, 請包涵, 謝謝!
↓ 藍腹鷴, 台灣特有種, 公鳥, 攝於台中大雪山林道, 3/9/2015
↓ 藍腹鷴, 台灣特有種, 母鳥, 攝於台中大雪山林道, 3/9/2015
↓ 藍腹鷴, 台灣特有種, 母鳥(近處)與公鳥(右方遠處模糊身影), 攝於台中大雪山林道, 3/9/2015
↓ 藍腹鷴影片, 台灣特有種, 母鳥(近處)與公鳥(右方遠處藍白色者), 攝於台中大雪山林道, 3/9/2015
↓ 藍腹鷴影片, 台灣特有種, 公鳥, 攝於台中大雪山林道, 3/9/2015
中文名: | 藍腹鷴 |
別名: | 藍鷴、台灣藍鷳、台灣山雞、華雞、雉雞或斯文豪氏鷴 |
英名: | Swinhoe's Pheasant |
學名: | Lophura swinhoii (Gould, 1863) |
目名: | 雞形目(Galliformes) |
科名: | 雉科(Phasianidae) |
種別: | 台灣特有種 |
保育等級: | IUCN 紅皮書列入近危物種(Near Threatened), 台灣第II級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
出現季節及頻率: | 不普遍留鳥 |
主要食物: | 種子、嫩葉、果實、蚯蚓、無脊椎動物等等 |
棲地: | 低中海拔森林底層 |
海拔: | 低中海拔 |
習性: | 常成群出現於森林底層, 亦常出現在大雪山林道馬路旁 |
特徵: | 一般特徵: 雄鳥長約70~79公分, 雌鳥長約46~57公分; 雄鳥全身大致為深藍色且有光澤, 頭頸黑藍色, 頭上冠羽白色, 初級飛羽黑褐色, 翼呈鱗片狀, 翼上覆羽及次級飛羽的翼緣綠色而有光澤, 下頸、胸及腹有淺藍色縱紋並有光澤, 一菱形紅色斑覆蓋部份臉頰及眼周圍, 背部白色, 肩羽紅色, 尾上覆羽黑色, 尾羽黑藍色, 但尾羽中央為白色, 腳紅色; 雌鳥全身大致為褐色, 體型較雄鳥小, 胸、背、腹及翼呈V形淺褐色鱗片狀, 一菱形紅色斑覆蓋眼睛周圍, 翼褐黑色並有淡黃褐色斑紋, 翼收起來時側面可見二道又寬又粗褐黑色翼帶而其翼緣淡黃褐色, 尾羽栗紅色, 但尾羽中央數羽為褐黑色並有一節一節的淡黃褐色橫紋. 亞成鳥類似雌鳥, 但羽色較暗. 夏羽: 冬羽: 相似鳥種: |
繁殖地: | 繁殖於台灣 |
避寒或避暑地: | 過冬於台灣 |
拍攝時間: | 3/9/2015 |
拍攝地點: | 台中大雪山林道 |
資料來源: | 網路 |
補述: |
資料來自於網路, 若有誤, 歡迎指正, 謝謝光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