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6日 星期一

黑頭鵐(Black-headed Bunting), 母鳥, 11/2/2012

今年5月新北市金山來了一隻穿著漂亮繁殖羽的大迷鳥 "黑頭鵐" 雄鳥, 鮮艷的黃色下半身及一部分頭頸, 亮眼有型, 據說是台灣本島第一次有影像記錄的黑頭鵐夏羽(繁殖羽), 非常珍貴, 消息傳出後立刻造成大轟動, 鳥友前仆後繼趕去拍攝, 可惜小弟我一直不知確切地點而錯失良機, 牠沒停太久就消失了, 今年11月新北市五股濕地又出現一隻黑頭鵐, 雖說這次是羽色比較平凡的母鳥, 不過因為是迷鳥, 難得出現在台灣, 故也吸引一波又一波的大砲光臨, 拍攝當天還遇到遠從中部來的鳥友, 我從沒見過五股濕地有這麼熱鬧過.

從網路資料看來, 黑頭鵐分布於英國、東南歐及亞歐交界處, 最遠只到達中東、印度、尼泊爾等地, 只有很少數會漂泊到中國大陸、朝鮮半島、日本、東南亞等地, 要飛到台灣來非常不易, 推測可能是冬天從中國大陸、朝鮮半島、日本進一步漂泊到台灣避寒.
















母鳥影片, 攝於五股濕地, 11/2/2012



中文名:黑頭鵐
別名:
英名:Black-headed Bunting
學名:Emberiza melanocephala (Scopoli, 1769)
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科名:鵐科(Emberiz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稀有迷鳥
主要食物:昆蟲, 種子, 穀物, 漿果等等
棲地:矮樹林, 農耕地
海拔:低海拔
習性:單獨出現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17公分, 嘴灰色, 腳肉褐色.
夏羽(繁殖羽): 雄鳥頭黑色, 下體黃色而無縱紋, 上體大致為灰褐色, 頸側有一大片彎月形黃色塊延伸與喉部的黃色連成一片黃, 腰黃色;
冬羽(非繁殖羽): 雄鳥頭暗褐色; 雌鳥上體大致為灰褐色, 翅膀及尾羽顏色較暗, 頭、後頸及背部帶有暗褐色縱斑, 羽緣灰白色, 腰淡黃褐色, 下體夾雜灰白、灰色與灰褐, 接近繁殖期會染上黃色, 看起來像污黃色, 頭、後頸、背及腰也會染上淺黃.
相似鳥種:
繁殖地:東南歐至中東地區, 包括義大利、克羅埃西亞、波希尼亞、蒙特內哥羅、阿爾巴尼亞、希臘、馬其頓、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土耳其、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喬治亞、烏克蘭、敘利亞、伊拉克、伊朗等地
避寒或避暑地:冬季南遷至中東南部、印度、尼泊爾等地, 極少數會漂泊到歐洲中南部、非洲北部、東南亞、中國大陸、朝鮮半島、日本、台灣等地
拍攝時間:11/2/2012
拍攝地點:新北市五股濕地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2012年11月23日 星期五

日本鵪鶉(Japanese Quail), 11/2/2012

2012年11月1日早上10點, 個人在野柳中橫找鳥時, 遠遠的突然有一隻差不多像斑鳩那麼大的鳥兒從斜坡上跳下步道, 不急不徐的橫越步道, 由於事出突然, 匆忙之間按下了快門, 待我要再按第二次快門時, 牠已隱沒在步道低凹處, 然後消失在步道另一側樹林中, 我快速的審視一下剛剛拍的照片, 好可惜! 照片模糊不清, 只看得出牠身體是褐色, 身上有一條條白色長條紋從頸部一直延伸到尾部, 當下就知道這絕不是斑鳩, 於是決定在那邊等牠, 等了又等, 等了又等就是不見蹤影, 耐性終於被磨光, 無奈的轉到別處去另尋目標, 因為那天的目標還有花雀、黃雀、黃喉鵐等等, 總不能整天都等牠吧? 後來拿照片去請教老前輩, 前輩告知是日本鵪鶉, 並驚問 "你在那裡拍到的?", 我據實以告, 日本鵪鶉可是迷鳥級的, 極為罕見, 記錄顯示不是年年都會來台灣的, 等到下午我再回到發現牠的地方去等時, 步道兩端已是大砲雲集, 嚴陣以待, 形成兩軍對峙的場面, 空氣中嗅得出緊繃的氣氛, 我已沒位置可卡, 據說牠有出現了一下, 我等了一下, 深知那天不會有位置可卡了, 只好轉到別處去.

隔天再去時, 現場已是兩軍對峙的場面, 好不容易擠到步道旁, 蹲在斜坡上擺好相機, 等了良久牠終於出現了幾回, 總算讓我拍到一、二張有清楚的, 想再多拍幾張時, 牠卻飛走了, 人群頓時少了許多, 不知牠還會不會回來, 我懶得等, 回家審視一下, 只有二張照片是清楚的, 其中一張還是屁股照, 人客啊, 加減看, 謝謝光臨賞圖!




查網路才知道馴養鵪鶉已成為極成熟的技術, 有多種改良品種, 在日本的品種稱為日本鵪鶉, 日本、中國大陸以及台灣各有不同改良品種, 但都是養來生蛋出售的, 台灣夜市販賣的鳥蛋有些就是鵪鶉蛋; 在歐洲的改良品種則都是養來當肉品出售的, 肉質鮮美.



據說鵪鶉 "營養價值高, 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 脂肪不高, 味甘鹹、性平", "尤其是含有重要的腦素和卵磷脂, 是人類高級神經活動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 其膽固醇含量較低, 優於雞肉、蛋...《本草綱目》記載: 它具有補五臟, 益中氣, 實筋骨等功效, 據《禮記‧曲禮》中記載, 春秋時鵪鶉已成「上大夫之禮」, 出現在宮廷宴席上"



影片, 攝於野柳, 11/2/2012



中文名:日本鵪鶉
俗名:赤喉鶉、紅面鵪鶉、羅群
英名:Japanese Quail
學名:Coturnix japonica
目名:雞形目(Galliformes)
科名:雉科(Phasian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近危(Near Threatened)
出現季節及頻率:稀有迷鳥
主要食物:昆蟲, 穀類等等
棲地:灌木林, 草叢, 農耕地
海拔:低海拔
習性:單獨或成對出現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20公分, 嘴灰色, 腳肉色, 尾巴很短, 乍看之下, 上半身大致為深褐色調, 且看似有幾條粗白線從頭頂延伸至尾部, 而下半身大致為淡黃褐色調(胸部淡黃褐色, 腹部接近灰白色); 細看之下, 上半身大致為暗褐色, 頭頂看似有一條淡黃白色中心線其實是由一段段細矛狀條紋連成一線, 從後頸、背至翅膀有褐色與黑色橫斑, 且看似有幾條或粗或細淡黃白色長條紋, 各條紋其實是由一段段或粗或細淡黃白色矛狀條紋連成的; 下半身密佈淡褐灰色橫斑, 同樣看似有幾條淡黃白色細長的縱條紋, 各條紋其實是由一段段淡黃白色矛狀細條紋連成的, 上胸與頸部交接處的褐色斑顏色較暗; 雄鳥臉、頰和喉赤褐色, 有很長的白色眉斑, 頸側有三條暗褐色粗縱條紋; 雌鳥頰的顏色沒雄鳥深, 腮和喉灰白色.
夏羽(繁殖羽):
冬羽(非繁殖羽):
相似鳥種:
繁殖地:蘇聯東南部、中國大陸東北部、蒙古東北部、朝鮮半島及日本等地
避寒或避暑地:冬季南遷至印度、不丹、中國大陸中南部、緬甸、泰國、寮國、越南等地
拍攝時間:11/2/2012
拍攝地點:野柳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藍尾鴝(Orange-flanked Bush-Robin), 11/2/2012

藍尾鴝, 顧名思義尾巴是藍色, 雄鳥則連臉、背、尾部也都是藍色, 不是那種暗淡無光的暗藍色, 而是令人驚豔的鮮藍色! 雌鳥長相就比較普通了, 是毫不起眼的橄褐色, 這符合自然界的常態, 雄性動物通常都比雌性動物漂亮, 因為雄性要競爭交配機會, 很可惜這次沒拍好雄鳥, 下次有機會一定要拍到牠, 以報答來訪貴客.


母鳥, 攝於野柳, 11/2/2012



中文名:藍尾鴝
俗名:琉璃鶲、青鶲
英名:Orange-flanked Bush-robin, Orange-flanked Bush-Robin, Red-flanked Bluetail
學名:Tarsiger cyanurus
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科名:鶲科(Muscicap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不普遍冬候鳥或春秋過境鳥
主要食物:昆蟲、種子及果實
棲地:樹林、灌木叢、草叢
海拔:中低海拔
習性:常單獨出現於樹林、灌木叢或草叢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14公分, 雄鳥與雌鳥的體色差異大, 共同點是腹部大致為白色而腹部兩側橙黃色, 喉白色; 雄鳥臉、背、尾部鮮藍色, 有白色眉斑, 胸白色夾雜淺藍及淺灰褐色; 雌鳥臉、背、翅膀大致為橄褐色, 胸白色夾雜淺橄褐色, 腰至尾羽淺藍色, 眼框白色.
夏羽(繁殖羽):
冬羽(非繁殖羽):
相似鳥種:
繁殖地:廣泛分布於芬蘭、瑞典、愛沙尼亞、哈薩克、俄國、中國大陸東北部、蒙古北部、朝鮮半島西北部及日本等地
避寒或避暑地:冬季南遷至印度次大陸、中國大陸南部及西南部、緬甸、泰國、寮國、越南、台灣等地
拍攝時間:11/2/2012
拍攝地點:野柳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2012年11月20日 星期二

短尾鶯(Asian Stubtail), 11/1/2012

在野柳神廁拍攝灰背鶇時, 意外出現一隻稀有的短尾鶯, 這是個人第一次聽到短尾鶯這名字, 很想拍到牠, 但神廁樹林光線陰暗, 這隻短尾鶯老是在陰暗的樹叢下躦來躦去, 找東西吃, 行動敏捷, 加上鳥本身就是暗色系, 看起來就是黑黑的一團, 很難對焦, 相機又是類單眼, 當天一直無法清楚的拍到牠, 隔幾天再去, 後來牠才跑上來吃麵包蟲, 很可惜我還是沒把握住, 技術有待加強, 最後只好用錄的, 畫面還是很暗, 人客啊, 加減看, 謝謝.



影片, 攝於野柳, 11/1/2012



中文名:短尾鶯
英名:Asian Stubtail
俗名:短尾叢樹鶯、鱗頭樹鶯
學名:Urosphena squameiceps
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科名:鶯亞科(Sylvi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稀有冬候鳥或春秋過境鳥
主要食物:昆蟲
棲地:樹林、草叢、灌木叢
海拔:低海拔
習性:常單獨出現於樹林、草叢、灌木叢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 10 cm, 體型嬌小, 尾很短, 全身為灰褐色調, 上半身顏色較暗, 下半身顏色較淡而偏白, 有很長且明顯的乳黃色眉線, 黑色過眼線; 頰灰白色, 有暗褐色細斑; 喉灰白色; 尾下覆羽為偏白的淡灰褐色.
夏羽:
冬羽:
相似鳥種:
繁殖地:分布於蘇聯東南一隅, 中國大陸東北, 朝鮮半島, 日本等地
避寒或避暑地:冬季南遷至中國大陸南部、緬甸、泰國、寮國、越南、台灣等地避寒
拍攝時間:11/1/2012
拍攝地點:野柳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藍磯鶇(Blue Rock-Thrush), 11/1/2012

藍磯鶇也是野柳常客, 不怕人, 很好拍, 到野柳很有機會在人來人往的遊客步道上和牠們近距離接觸, 最常出現在礁岩地區, 也會出現在屋頂、圍牆、窗台、樹林.

根據網路記錄, 曾出現台灣的藍磯鶇有二亞種, 最常出現的這一種為紅腹的藍磯鶇(philippensis 亞種), 臺灣生命大百科稱之為棕腹藍磯鶇, 另有人稱之為栗腹藍磯鶇, 屬於台灣普遍冬候鳥或春秋過境鳥, 少部分為留鳥; 另一種為藍腹的 "藍腹藍磯鶇(pandoo 亞種)", 屬於台灣罕見迷鳥, 每隔幾年才會出現一次. 奇怪的是, IUCN臺灣生命大百科都把牠列入鶲科(Muscicapidae), 既然是鶇, 豈不應是鶇科(Turdidae)才對?



公鳥, 攝於野柳, 11/1/2012



母鳥, 攝於野柳, 10/18/2012



母鳥, 攝於野柳, 10/18/2012



母鳥, 攝於野柳, 10/18/2012



母鳥影片, 攝於野柳, 10/18/2012



中文名:藍磯鶇
英名:Blue Rock-Thrush, Blue Rock Thrush
俗名:厝角鳥
學名:Monticola solitarius, 屬於 philippensis 亞種
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科名:鶇科(Turdidae)
種別:亞種; 曾出現台灣的有二亞種, 一種為紅腹的 philippensis 亞種藍磯鶇 Monticola solitarius philippensis (Muller, 1776), 屬於台灣普遍冬候鳥或春秋過境鳥; 另一種為 pandoo 亞種藍腹藍磯鶇 Monticola solitarius pandoo (Sykes, 1832), 屬於台灣罕見迷鳥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冬候鳥或春秋過境鳥
主要食物:昆蟲
棲地:海岸、礁岩、樹林、欄杆、窗台、圍牆、屋頂
海拔:中低海拔
習性:常單獨出現於海岸、礁岩、欄杆、窗台、樹林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21cm, 紅腹的藍磯鶇(philippensis 亞種)雄鳥為寶石藍色調, 頭、頸、背部及胸部以寶石藍色為主, 翅膀及尾羽黑色, 有極淡藍白色羽緣, 胸以下為栗紅色; 雌鳥為藍灰色調, 頭、臉、頸、背佈滿或大或小灰褐色斑, 胸、腹佈滿鱗狀灰褐色斑, 翅膀及尾羽黑色, 有灰白色羽緣. 藍腹藍磯鶇(pandoo 亞種)胸以下為寶石藍色.
夏羽:
冬羽:
相似鳥種:
繁殖地:廣泛分布於南歐, 東南歐, 中亞, 中國大陸, 朝鮮半島, 日本等地
避寒或避暑地:歐洲及中亞族群冬季南遷至北非(摩洛哥南部、阿爾及利亞、蘇丹、查德東部、衣索匹亞北部等地)、中東南部、印度次大陸等地避寒; 東亞族群冬季南遷至東南亞、南洋群島、台灣等地避寒;
拍攝時間:10/18/2012, 11/1/2012
拍攝地點:野柳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2012年11月19日 星期一

黃尾鴝(Daurian Redstart), 11/1/2012

黃尾鴝在台灣屬於不普遍冬候鳥, 說是不普遍, 其實春秋冬季並不那麼難見到, 在野柳是常客, 不太怕人, 好拍, 牠們甚至於會出現在意想不到的地方, 例如台北市劍潭活動中心, 也會出現在台北植物園、大安森林公園及四獸山等等, 大概一年出現個兩次. 賞鳥的人都知道, 有些鳥類會驅趕其他鳥類以爭奪食物, 例如白頭鶲會驅趕綠繡眼, 伯勞會驅趕白頭鶲, 黃尾鴝則會驅趕藍尾鴝及紅喉鶲等等, 以昆蟲、植物種子及果實為主食.



母鳥, 攝於野柳, 11/1/2012



公鳥, 攝於野柳, 10/19/2012



公鳥, 攝於野柳, 10/18/2012



公鳥, 攝於野柳, 10/18/2012



母鳥, 攝於台北市四獸山, 10/26/2012



母鳥, 攝於野柳, 11/24/2011



公鳥影片, 攝於野柳, 10/19/2012



公鳥影片, 攝於台北植物園, 1/21/2012



母鳥影片, 攝於野柳, 11/24/2011



中文名:黃尾鴝
別名:常鶲、灰頂紅尾鴝、北紅尾鴝、籬知更鳥
英名:Daurian Redstart
學名:Phoenicurus auroreus auroreus (Pallas, 1776)
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科名:鶲科(Muscicapidae)
種別:亞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不普遍冬候鳥或春秋過境鳥
主要食物:昆蟲
棲地:林地, 草叢, 森林公園
海拔:中低海拔
習性:常單獨或成群出現於樹林或草叢等地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15公分, 雄鳥頭頂至後頸銀灰色, 額、臉、喉及背部為黑色, 胸腹橘紅色, 尾下覆羽為澄黃色, 翼兩側各有一明顯白斑; 雌鳥全身大致為褐色, 翼兩側各有一白斑,
夏羽(繁殖羽):
冬羽(非繁殖羽):
相似鳥種:
繁殖地:俄國東南部、中國大陸東北至四川連線諸省、蒙古東北部、朝鮮半島等地
避寒或避暑地:冬季南遷至中國南部、中國東南部、印度、不丹、緬甸、泰國、寮國、越南、台灣、日本等地
拍攝時間:11/24/2011, 10/18/2012, 10/19/2012, 10/26/2012, 11/1/2012
拍攝地點:台北植物園, 野柳, 台北市四獸山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2012年11月18日 星期日

白面白鶺鴒(White Wagtail), 10/26/2012

以下照片皆為[白面白鶺鴒], 學名 Motacilla alba leucopsis, 屬於白鶺鴒之中的 leucopsis 亞種, [白面白鶺鴒]一身黑白分明, 在台灣算是獨樹一格, 卻特別喜歡在臭水溝覓食, 真是 "鳥不可貌相", 想必水溝裡那些形形色色小蟲對牠而言有致命吸引力, 其實也曾見牠們在水田或草原覓食, 並非一定要在臭水溝, 被歸類為台灣普遍冬候鳥, 少部分為留鳥.

全球有多種白鶺鴒亞種, 長相都差不多, 網路上不容易找到全部亞種的照片, 要辨識牠們還真頭痛, 台灣至少曾出現 leucopsis(白面白鶺鴒)、ocularis(灰背過眼線白鶺鴒) 及 lugens(黑背過眼線白鶺鴒)三種亞種, 這三種亞種之中只有 leucopsis 無過眼線, 其他二種都有過眼線, [白面白鶺鴒] 英文名為 White Wagtail(black backed), 顧名思義其背部為黑色.




攝於 10/26/2012, 台北市四獸山



攝於 10/26/2012, 台北市四獸山



攝於 5/11/2011, 台北市文山區



攝於 3/15/2012, 新北市新店區



公鳥影片, 攝於 10/26/2012, 台北市四獸山



公鳥影片, 攝於 5/21/2011, 台北市文山區



公鳥與母鳥影片, 攝於 5/21/2011, 台北市文山區



影片, 攝於 5/21/2011, 台北市文山區



中文名:白面白鶺鴒
英名:White Wagtail(black backed)
俗名:馬蘭花兒、白顫
學名:Motacilla alba, leucopsis subspecies
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科名:鶺鴒科(Motacillidae)
種別:亞種, 世界上有多種白鶺鴒亞種, 台灣至少曾出現 "白面白鶺鴒"(leucopsis) 、 "灰背過眼線白鶺鴒"(ocularis) 及 "黑背過眼線白鶺鴒"(lugens) 三種亞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冬候鳥, 少部分為留鳥
主要食物:昆蟲, 種子
棲地:濕地、水田、溪流、溝渠、草原
海拔:低中海拔
習性:常單獨或成群出現於溪流、水田、溝渠等地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 19 cm, 全身大致為黑白相間, 少部分為灰色; "灰背過眼線白鶺鴒" 及 "黑背過眼線白鶺鴒" 有黑色過眼線, "白面白鶺鴒" 則無黑色過眼線, 額頭、臉、喉、頸側、腹及尾下覆羽白色, 胸黑色; 頭頂前半部為白色, 後半部為黑色; 後頸、背部、翼及尾羽為黑色, 翼側有大片白斑, 會不停地上下擺動尾羽
夏羽:
冬羽:
相似鳥種:
繁殖地:"白面白鶺鴒" 主要分布於中國大陸、朝鮮半島等地
避寒或避暑地:冬季南遷至中南半島、台灣、菲律賓過冬
拍攝時間:5/11/2011, 5/21/2011, 3/15/2012, 10/26/2012
拍攝地點:台北市文山區, 新店安康農場, 台北市四獸山區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小環頸鴴(Little Ringed Plover), 10/24/2012

小環頸鴴在台灣是普遍冬候鳥, 少部份是留鳥, 春秋冬季常見於濕地, 潮間帶, 海岸, 沙岸, 河口或水田. 和大白鷺、中白鷺、鷹斑鷸、金斑鴴及蒼鷺一樣, 小環頸鴴是較早遷徙到台灣的冬候鳥之一, 最早八月份就可見到牠們蹤影, 牠們也是體型較小的水鳥之一, 在繁殖期會出現金黃色眼框, 故又稱金眶鴴或金目仔.



成鳥, 攝於 10/24/2012, 台北市華江雁鴨公園



成鳥, 攝於 10/24/2012, 台北市華江雁鴨公園



成鳥, 攝於 3/17/2012, 新北市五股濕地



成鳥, 攝於 3/17/2012, 新北市五股濕地



亞成鳥, 攝於 10/24/2012, 台北市華江雁鴨公園



影片, 攝於 12/24/2011, 新北市五股濕地




中文名:小環頸鴴
俗名:金眶鴴、金目仔、小頸圈鴴、歐洲環頸鴴、小鴴
英名:Little Ringed Plover
學名:Charadrius dubius
目名:鴴形目(Charadriiformes)
科名:鴴科(Charadri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冬候鳥, 少部分為留鳥
主要食物:軟體動物、昆蟲
棲地:濕地, 潮間帶, 海岸, 沙岸, 河口或水田
海拔:低海拔
習性:單獨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 15 cm, 雄鳥頸部有一圈完整的黑色頸圈, 像一條項鍊, 前額上方有黑色橫帶, 黑色橫帶上方又有白色橫帶, 有一很寬的黑色橫帶從嘴基延伸到眼睛再到頸側; 雌鳥大致像雄鳥, 但頸部黑色頸圈夾雜有褐色斑. 與東方環頸鴴最大的區別在頭頂有白色橫斑, 繁殖期眼框為金黃色.
夏羽: 繁殖期有很明顯的金黃色眼框, 前額白色.
冬羽: 非繁殖期金黃色眼框不明顯, 白色前額消失.
相似鳥種:
繁殖地:主要繁殖於歐洲及亞洲北部, 在亞洲南部的中東及中國部分地區亦有繁殖.
避寒或避暑地:冬季南遷至非洲中部、印度次大陸、東南亞、南洋群島及台灣等地過冬.
拍攝時間:11/12/2011, 12/4/2011, 3/17/2012, 10/24/2012
拍攝地點:新北市五股濕地, 台北市華江雁鴨公園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黃鶺鴒(Yellow Wagtail), 10/24/2012

黃鶺鴒在台灣屬於普遍冬候鳥, 春秋冬季常成群出現於濕地附近, 在大台北地區一進入五股濕地、浮洲濕地、華江雁鴨公園或各大河濱公園的草原, 馬上可聽到牠們尖銳的啾啾聲, 數量極為可觀, 黃鶺鴒秋天從北亞遷徙到台灣, 春天北返其繁殖地, 夏天就不見蹤影.

黃鶺鴒的亞種分類比較亂, 出現在台灣的黃鶺鴒大約可歸納為三種亞種, 第一種為黃眉黃鶺鴒(又名西方黃鶺鴒, 黃色眉斑), 英名 Western Yellow Wagtail, 學名 Motacilla flava taivana (Swinhoe, 1861), 第二種為白眉黃鶺鴒(白色眉斑), 英名 Yellow Wagtail, 學名 Motacilla flava simillima (Hartert, 1905), 有人稱白眉黃鶺鴒為東方黃鶺鴒, 英名 Eastern Yellow Wagtail, 但 BirdLife International 目前沒有正式承認這名稱, 第三種為藍頭黃鶺鴒(也名西方黃鶺鴒), 英名 Western Yellow Wagtail, 學名 Motacilla flava macronyx (Stresemann, 1920), 但比較容易看到黃眉黃鶺鴒, 白眉黃鶺鴒與藍頭黃鶺鴒比較罕見.


攝於 10/24/2012, 台北市華江雁鴨公園



攝於 10/24/2012, 台北市華江雁鴨公園



攝於 10/24/2012, 台北市華江雁鴨公園



攝於 3/17/2012, 新北市五股濕地



攝於 12/18/2011, 新北市五股濕地



攝於 12/18/2011, 新北市五股濕地



黃眉黃鶺鴒影片, 3/17/2012



白眉黃鶺鴒影片, 12/18/2011



黃眉黃鶺鴒影片, 12/18/2011



中文名:黃鶺鴒
別名:牛屎鳥、黃眉黃鶺鴒、白眉黃鶺鴒、藍頭黃鶺鴒、西方黃鶺鴒、黃馬蘭花兒、黃顫兒
英名:Yellow Wagtail, Western Yellow Wagtail
學名:Motacilla flava
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科名:鶺鴒科(Motacillidae)
種別:亞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冬候鳥
主要食物:昆蟲、種子
棲地:濕地
海拔:低中高海拔
習性:單獨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 17 cm, 腳為黑色, 亞成鳥腹部白色, 繁殖期背部為橄欖綠色, 腹為黃色, 非繁殖期則褪為灰色, 尾羽會不停地上下擺動, 非直線飛行, 而是一上一下地飛行.
繁殖地:全世界有多種亞種, 主要繁殖於歐洲、亞洲北部高緯度地區、阿拉斯加西部沿海等地, 在台灣可見黃眉黃鶺鴒(黃色眉斑)、白眉黃鶺鴒(白色眉斑)及藍頭黃鶺鴒三種亞種.
避寒或避暑地:歐洲族群冬季南遷至非洲中南部、非洲北部部分地區及亞洲西部低緯度地區過冬; 亞洲及阿拉斯加族群冬季南遷至印度次大陸、東南亞、南洋群島或澳洲北部沿海過冬
拍攝時間:12/18/2011, 3/17/2012, 10/24/2012
拍攝地點:新北市五股濕地, 台北市華江雁鴨公園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2012年11月10日 星期六

小水鴨(Common Teal), 10/24/2012

小水鴨是台灣最普遍的雁鴨科冬候鳥之一, 另一種最普遍的雁鴨科冬候鳥為花嘴鴨, 小水鴨每年約九月開始陸續抵達台灣, 於隔年三月開始北返, 台北地區最常棲息於華江雁鴨公園及關渡濕地, 剛到台灣時是樸素的冬羽(非繁殖羽), 不易辨別雌雄, 之後才會慢慢換成鮮艷的繁殖羽.



雄鳥, 攝於台北市中興橋下, 2/5/2012




雌鳥, 攝於台北市華江橋下, 10/24/2012















和鷹斑鷸對照, 攝於台北市華江橋下, 10/21/2012




影片, 攝於台北市華江橋下, 10/16/2012




影片, 攝於台北市中興橋下, 2/5/2012




中文名:小水鴨
英名:Common Teal, Eurasian Teal, Green-winged Teal, Teal
別名:綠翅鴨、小鴨、小麻鴨、巴鴨、小蜆鴨、小食鴨、小鳧、刁鴨
學名:Anas crecca crecca (Linnaeus, 1758)
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科名:雁鴨科(Anatidae)
種別:亞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冬候鳥
主要食物:水生動植物
棲地:濕地、水域、河口、沼澤
海拔:低海拔
習性:常成群出現於潮間帶、濕地、沼澤、潮間帶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 38 cm, 嘴、腳黑色
夏羽:
冬羽: 雄鳥冬羽頭頂有很寬的栗褐色中央線, 中央線兩邊有接近白色的細邊線, 眼睛周圍至後頸側為綠色, 看似綠色大逗點, 大逗點的輪廓也有接近白色的細邊線, 頭臉頸的其餘部分為栗褐色, 雙翅收攏時體側有一明顯的白色斑線, 尾下覆羽黑色, 兩側為一大片三角形乳黃色. 體側及背部密佈灰藍色細紋, 腹白色, 胸白色且密佈黑點 ; 雌鳥冬羽全身大致為褐色, 羽緣接近白色, 沒有類似雄鳥的綠色大逗點, 體側也沒有白色斑線. 有黑色過眼線.
相似鳥種:
繁殖地:北美洲北部、歐洲北部、亞洲北部等地
避寒或避暑地:冬季南飛至中美洲、非洲中部、印度次大陸、東南亞、菲律賓、中國海南、廣東、福建、台灣等地避寒
拍攝時間:2/5/2012, 10/16/2012, 10/21/2012, 10/24/2012
拍攝地點:台北市華江橋下/中興橋下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桑鳲(Japanese Grosbeak), 10/19/2012

今年10月中旬新北市金山來了一隻桑鳲, 立刻轟動鳥界, 又見重砲雲集的場面, 桑鳲這名詞還是第一次聽到, 好奇怪的名字, 連外觀看起來也與眾不同, 尤其是頭部, 一大片黑色從頭後枕往下覆蓋前半邊臉頰, 再往下繞過頸子上緣, 繞到另一面去, 嘴是圓錐形, 這樣的頭大概是獨一無二吧, 至少我還沒看過, 根據網路資訊, 桑鳲在台灣是稀有冬候鳥, 這隻大概剛到台灣不久, 還很餓, 所以猛吃金青中心的一棵看似槭樹的種子, 看起來像極在喀瓜子, 樣子滑稽, 無視於四周圍著一大群大砲, 吃飽後就飛到附近樹上休息, 後來聽說又來了第二隻桑鳲, 不過我沒去拍, 不知道是否和這隻是一對的.












影片, 攝於新北市金山, 10/19/2012



中文名:桑鳲
俗名:黃嘴雀、黑頭蠟嘴雀、大蠟嘴、銅嘴、錫嘴
英名:Japanese Grosbeak
學名:Eophona personata
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科名:雀科(Fringill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稀有冬候鳥
主要食物:種子、果實、嫩芽
棲地:落葉林, 混合林, 森林公園, 森林花園
海拔:低海拔
習性:常成對或成群出現於樹頂層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21公分, 全身以乳灰色為主, 嘴黃色呈圓錐形, 頭頂、臉前半部以至嘴下方為黑色, 翅膀及尾羽的前半部為灰藍色, 後半部為黑色, 初級飛羽中段外側有一部分為白色
夏羽:
冬羽:
相似鳥種:
繁殖地:俄國東南角、中國大陸東北角、北韓及日本等地
避寒或避暑地:冬季南遷至中國大陸南部、台灣等地
拍攝時間:10/19/2012
拍攝地點:金山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2012年11月9日 星期五

灰背鶇(Grey-backed Thrush), 10/19/2012

灰背鶇, 又稱灰背赤腹鶇, 台灣稀有過境鳥或冬候鳥, 過去曾蒞臨野柳, 最近又來了, 頓時成為主角之一, 只是神廁陰暗不利於拍攝, 著實考驗我的類單眼性能, 只拍到幾張勉強有對焦的, 最後只好用錄的. 照片不甚清晰, 請海涵






↓ 根據網路眾多人的說法, 母鳥的頭、背及喉部帶有褐色成份, 公鳥則無, 故這隻是公鳥?






↓ 影片, 攝於野柳, 10/19/2012



中文名:灰背鶇
英名:Grey-backed Thrush
俗名:灰背赤腹鶇、唐赤腹、金胸鶇
學名:Turdus hortulorum (Sclater, 1863)
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科名:鶇亞科(Turd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在台灣被IUCN列為迷鳥, 台灣鳥界列為稀有過境鳥或冬候鳥
主要食物:昆蟲、種子及果實
棲地:闊葉林、灌木叢、草叢
海拔:低海拔
習性:常單獨出現於灌木叢、草叢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 22 cm, 上半身灰色, 帶有淡淡的銅色, 嘴灰黑色, 喉灰白色, 有灰黑色縱斑, 胸淡灰色, 有灰黑色斑點, 腹淡灰色, 腹側橘色, 腳肉色或橘黃色
夏羽:
冬羽: .
相似鳥種:
繁殖地:大部分繁殖於俄國東南角, 中國大陸東北角, 少部分繁殖於朝鮮半島等地
避寒或避暑地:冬季南遷至中國大陸東南部、香港、澳門、越南、台灣等地避寒;
拍攝時間:10/19/2012
拍攝地點:野柳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茅斑蝗鶯(Lanceolated Warbler), 10/19/2012

這是個人第一次拍茅斑蝗鶯, 牠像老鼠一樣在草叢裡面躦來躦去, 看似在找食物, 非常不好拍, 我只拍到一張勉強對焦的, 好像有人稱牠為鼠鳥, 後來才知道牠會吃蟲, 根據網路文章的描述也有人以蟲來養牠, 據說在台灣屬於稀有過境鳥.


攝於野柳, 10/18/2012



影片, 攝於野柳, 10/19/2012



中文名:茅斑蝗鶯
英名:Lanceolated Warbler
別名:黑紋蝗鶯
學名:大陸亞種 Locustella lanceolata lanceolata (Temminck, 1840) 或 日本亞種 Locustella lanceolata hendersonii (Cassin, 1858)
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科名:臺灣生命大百科列為蝗鶯科(Locustellidae), IUCN列為鶯科(Sylviidae)
種別:亞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稀有過境鳥
主要食物:小昆蟲
棲地:草叢、農田、沼澤
海拔:低海拔
習性:單獨或成群出現於草叢、沼澤等地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 12 cm, 全身參雜或濃或淡的灰色, 黑色及白色, 上身帶有極淡的紫黃色, 下身帶有極淡的黃色, 白色眉斑, 黑色過眼線, 喉及腹白色, 胸白色有黑色細縱斑, 頭灰色有黑色細條紋, 背灰色有黑色粗條紋, 翅膀及尾羽為黑色有灰白色羽緣
夏羽:
冬羽:
相似鳥種:
繁殖地:俄國, 哈薩克北部, 中國大陸東北部, 蒙古西北部, 朝鮮半島, 日本等地
避寒或避暑地:冬季南遷至印度東北部、尼泊爾、孟加拉、東南亞、印尼、汶萊等地避寒; 在台灣為過境鳥
拍攝時間:10/18/2012, 10/19/2012
拍攝地點:野柳
資料來源:部份資料來自:
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5. Locustella lanceolata.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5: e.T22714654A67262078. http://dx.doi.org/10.2305/IUCN.UK.2015-4.RLTS.T22714654A67262078.en. Downloaded on 01 February 2016.
臺灣生命大百科, 授權條款: 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補述:


資料來自於網路, 若有誤, 歡迎指正, 謝謝光臨.

2012年11月3日 星期六

白眉鵐(Tristram's Bunting), 10/18/2012

鳥友告知野柳鳥況佳, 有一些還沒拍過, 所以隔日立即啟程赴野柳, 還沒爬上好漢坡, 即見2隻黃尾鴝公鳥在閒逛, 果然鳥況極佳, 爬上好漢坡後馬上看到一堆大砲, 趨前一望, 果然白眉鵐就在步道旁草叢大吃特吃草籽, 一點也不管旁邊有一大票鳥癡, 大概是長途飛行剛到台灣, 餓壞了, 卻樂壞了鳥友們, 拍的不亦樂乎, 白眉鵐為台灣稀有過境鳥, 年年都會過境野柳.

















影片, 攝於野柳, 10/18/2012



中文名:白眉鵐
英名:Tristram's Bunting
俗名:
學名:Emberiza tristrami
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科名:鵐科(Emberiz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稀有過境鳥
主要食物:種子, 有時會吃小昆蟲
棲地:草原
海拔:低海拔
習性:常單獨出現於灌木叢、草叢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 15 cm, 像麻雀一樣是褐色系
夏羽:
冬羽: 雌鳥頭、臉、頸深黑褐色, 喉與頸有乳黃色細縱斑, 頭中央線、眉斑、頰線乳黃色, 背灰褐色, 有黑色縱斑, 胸淡紅褐色有褐色縱斑, 腹白色, 腰、尾羽栗色, 翼黑褐色, 羽緣淡褐色. 雄鳥大致像雌鳥, 但頭、臉、頸黑色, 頭中央線、眉斑、頰線白色, 體型稍大
相似鳥種:
繁殖地:繁殖於俄國東南一角、中國大陸東北一角等地
避寒或避暑地:冬季南遷至中國南部、緬甸、泰國、寮國、越南等地避寒; 在台灣為春秋過境鳥
拍攝時間:10/18/2012
拍攝地點:野柳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