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30日 星期三

野鴝(Siberian Rubythroat), 3/29/2014

野鴝又稱紅喉歌鴝, 公鳥喉部紅色, 名副其實, 台灣的春秋冬候鳥季節屢屢出現於野柳, 亦會出現於新店台大安康農場, 先前被歸類為鶇科(Turdidae), 現大部份世人將其列為鶲科(Musciapidae), 學名 Luscinia calliope, 根據臺灣生命大百科, Dickinson (2003) 將本種分為3個亞種, 出現在台灣的為指名亞種 L. c. callliope (Pallas, 1776) 或勘察加亞種 L. c. camtschatkensis (Gmelin, 1789) 兩亞種, 既稱 Siberian Rubythroat, 其主要繁殖地在西伯利亞, 世界分佈圖參見IUCN.


↓ 公鳥, 攝於新店台大安康農場, 3/29/2014 IMG_7519




IMG_7521




IMG_7469




IMG_7459




IMG_7431




IMG_7437




↓ 以前在野柳拍的母鳥, 攝於 11/24/2011



↓ 這次在新店台大安康農場拍的影片, 攝於 3/29/2014



↓ 這次在新店台大安康農場拍的影片, 攝於 3/29/2014



↓ 以前在野柳拍的影片, 攝於 11/24/2011



中文名:野鴝
俗名:紅喉歌鴝、紅點頦
英名:Siberian Rubythroat
學名:指名亞種 Luscinia calliope calliope (Pallas, 1776) 或 勘察加亞種 Luscinia calliope camtschatkensis (Gmelin, 1789)
目名:燕雀目(Passeriformes)
科名:鶲科(Musciapidae)
種別:亞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不普遍冬候鳥/過境鳥
主要食物:昆蟲
棲地:樹林, 灌木叢
海拔:低海拔
習性:常單獨出現於闊葉林或灌木叢.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16公分, 灰褐色調, 嘴黑色, 腳肉色; 雄鳥喉紅色, 胸灰褐色, 腹灰白色, 背褐色, 眉白色; 雌鳥喉部為淡淡的紅色.
繁殖地:繁殖於西伯利亞北部、堪察加半島、北海道、蒙古北部、中國東北等地
避寒或避暑地:冬季南遷到華南、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印度、菲律賓等地避寒, 過境日本、朝鮮、台灣等地, 有些過冬於台灣.
拍攝時間:3/29/2014
拍攝地點:新店台大安康農場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資料來自於網路, 若有誤, 歡迎指正, 謝謝光臨.

2014年4月29日 星期二

鳳頭蒼鷹(Crested Goshawk), 3/28/2014

台北植物園的常客鳳頭蒼鷹, 突然現身頭上, 來不及喬角度, 只拍到逆光版.


↓ 這隻應是成鳥, 攝於台北植物園, 3/28/2014

IMG_6488





IMG_6484





IMG_6486





↓ 這隻看起來像亞成鳥, 攝於台北植物園, 3/28/2014

IMG_6498





IMG_6502





IMG_6506





中文名:鳳頭蒼鷹
別名:台灣蒼鷲, 鳳頭雀鷹
英名:Crested Goshawk
學名:Accipiter trivirgatus formosae (Temminck, 1824)
目名:鷹形目(Falconiformes)
科名:鷲鷹科(Accipitridae)
種別:台灣特有亞種
保育等級:IUCN 列為無危(Least Concern), 但台灣特有種則被台灣列為第II級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留鳥
主要食物:鳥類, 鼠, 蜥蜴, 昆蟲
棲地:林地
海拔:中低海拔
習性:單獨出現, 天亮即埋伏於樹林隱密處獵食, 會在空中盤旋, 中午及黃昏再獵食.
特徵:一般特徵: 全長約 41~48 公分, 嘴黑色, 嘴爪彎曲銳利, 成鳥眼金黃色或橙色, 羽色大致為鼠灰色, 腹部白色, 有暗褐色橫斑, 腳黃色, 飛行時翼常下壓抖動, 雄鳥頭頂偏灰黑色, 雌鳥頭頂偏褐色, 雌鳥體型略大於雄鳥, 雄鳥喉部縱紋為黑色, 雌鳥喉部縱紋為暗褐色.
夏羽:
冬羽:
相似鳥種: 台灣松雀鷹的中趾特長, 明顯長於其他腳趾
繁殖地:台灣特有亞種僅分佈於台灣, 其他亞種普遍分佈於東南亞中低海拔之闊葉林.
避寒或避暑地:台灣特有亞種過冬於台灣
拍攝時間:3/28/2014
拍攝地點: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領角鴞(Collared Scops Owl), 3/28/2014

植物園又出現領角鴞, 已來了一陣子, 這幾年都有來台北植物園, 這次又吸引許多大砲來拍, 領角鴞習性白天大半都在睡覺, 偶而張眼俯視一下迷哥迷姊, 或抬抬腿活動活動, 就會引來大砲一陣猛轟.

感謝並根據台灣生命大百科林文宏及劉小如的描述, 領角鴞 "本種共分為15個亞種,與台灣地緣關係較接近者條列如下:O. b. glabripes 分布於台灣。O. b. erythrocampe分布於華中與華南地區以及越南西北部。O. b. umbratilis分布於海南島。O. b. pryeri分布於沖繩。"



↓ 要等牠張眼可要有耐心, 攝於台北植物園, 3/28/2014

IMG_6464





↓ 大半時間都在睡

IMG_6455





↓ 這次連幼鳥總共來5隻, 今天其他的不知躲那裡去

IMG_6465





IMG_6448





中文名:領角鴞
別名:光足鵂鶹、花背耳鴞、赤足木葉鴞
英名:Collared Scops Owl
學名:Otus lettia glabripes (Swinhoe, 1870)
目名:鴞形目(Strigiformes)
科名:鴟鴞科(Strigidae)
種別:亞種
保育等級:IUCN 列為無危(Least Concern), 但台灣列為第II級珍貴稀有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留鳥
主要食物:小動物
棲地:林地
海拔:中低海拔
習性:單獨或全家出現
特徵:一般特徵: 中小型貓頭鷹, 眼紅色, 有明顯耳羽, 具黑色及淡黃褐色雜紋或斑塊, 背面大致為灰褐色, 胸腹大致為乳白色及乳黃色, 參雜不規則的黑色雜紋, 大部分為夜行性猛禽.
繁殖地:分布於印度次大陸、東亞、台灣、中國、日本、東南亞、大巽他群島及菲律賓等地, 台灣的領角鴞留鳥繁殖於台灣.
避寒或避暑地:台灣的領角鴞留鳥過冬於台灣
拍攝時間:3/28/2014
拍攝地點:台北植物園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資料來自於網路, 若有誤, 歡迎指正, 謝謝光臨.

2014年4月23日 星期三

栗小鷺(Cinnamon Bittern), 3/28/2014

栗小鷺(Cinnamon Bittern), 學名 Ixobrychus cinnamomeus (Gmelin, 1789), 台灣普遍留鳥, 普遍卻不常見, 生性隱密, 常躲藏於長草叢中, 走路遲緩, 抓魚時卻出嘴快如閃電, 通常出現於濕地/蘆葦/茅草/水田/池塘/沼澤, 世界分佈圖參見IUCN.


↓ 公鳥, 攝於台北植物園, 3/28/2014

IMG_6391





IMG_6415





↓ 平常躲藏於長草叢中, 公鳥, 攝於台北植物園, 3/27/2014

IMG_6010





↓ 公鳥, 攝於台北植物園, 3/27/2014

IMG_6043





↓ 公鳥, 攝於台北植物園, 3/27/2014

IMG_6004





↓ 影片, 攝於台北植物園, 3/28/2014




中文名:栗小鷺
俗名:田車仔、紅雞仔
英名:Cinnamon Bittern
學名:Ixobrychus cinnamomeus (Gmelin, 1789)
目名:鸛形目(Ciconiiformes)
科名:鷺科(Ardeidae)
種別: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留鳥
主要食物:雜食性, 昆蟲, 魚, 兩棲動物
棲地:濕地, 蘆葦, 茅草, 水田, 池塘, 沼澤
海拔:低海拔
習性:多單獨出現於濕地或茅草叢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 36 - 38 公分, 雄鳥頭頸及上體大致為栗紅色, 下體大致為淡黃褐色, 嘴長, 瞳孔後半部有一黑斑, 腳黃綠色, 胸腹有淡褐色粗縱條紋; 雌鳥類似雄鳥, 但背及頭冠為褐色; 幼鳥類似雌鳥, 但下體有許多褐色粗縱條紋.
夏羽:
冬羽:
相似鳥種:
繁殖地:主要繁殖於中國大陸, 台灣, 東南亞, 印度, 斯里蘭卡, 南洋群島等地.
避寒或避暑地:
拍攝時間:3/27/2014, 3/28/2014
拍攝地點:台北植物園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資料來自於網路, 若有誤, 歡迎指正, 謝謝光臨.

2014年4月22日 星期二

黑枕藍鶲(Black-naped Monarch), 3/26/2014

黑枕藍鶲是台灣普遍留鳥, 台灣特有亞種, 常見於中低海拔闊葉林, 全身以藍色為主, 叫聲洪亮高亢, 台北植物園有穩定的族群, 四季都可看到, 可說是植物園的主角鳥類之一, 春夏為繁殖期, 小小一隻, 看守鳥巢時可是天不怕地不怕, 會追趕比它大好幾倍的松鼠, 奇怪的是松鼠居然會落荒而逃, 可能是黑枕藍鶲的嘴巴尖銳吧? 看不出它身上還有甚麼其他武器, 被啄到肯定很痛.


↓ 公鳥, 攝於台北植物園, 3/26/2014

IMG_5521





IMG_5534




IMG_5528




IMG_5539




IMG_5520




以前的影片, 攝於台北植物園, 6/10/2012



中文名:黑枕藍鶲
俗名:黑枕王鶲、黑頸鶲、黑襟鳥
英名:Black-naped Monarch, Black-naped Blue Monarch
學名:Hypothymis azurea oberholseri
目名:燕雀目(Passeriformes)
科名:王鶲科(Monarchidae)
種別:台灣特有亞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留鳥
主要食物:蟲食性, 昆蟲
棲地:林地
海拔:中低海拔
習性:多單獨出現於闊葉林.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15公分, 雄鳥頭至頸、背、尾羽為鮮藍色, 頭後枕有一黑斑, 腹以下灰白色; 雌鳥頭為灰藍色, 背及尾羽灰褐色.
夏羽:
冬羽:
相似鳥種:
繁殖地:台灣特有亞種繁殖於台灣, 其他種分布於印度, 斯里蘭卡, 孟加拉, 不丹, 東南亞, 中國大陸等地.
避寒或避暑地:台灣特有亞種過冬於台灣
拍攝時間:3/26/2014
拍攝地點:台北植物園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資料來自於網路, 若有誤, 歡迎指正, 謝謝光臨.

2014年4月17日 星期四

小彎嘴(Taiwan Scimitar Babbler), 3/26/2014

小彎嘴(Taiwan Scimitar Babbler), 台灣普遍留鳥, 原被列為台灣特有亞種(學名 Pomatorhinus ruficollis musicus), 現已被視為台灣特有種, 新的學名 Pomatorhinus musicus (Swinhoe, 1859), 世界僅見於台灣; 世界上其他種小彎嘴英名 Streak-breasted Scimitar Babbler, 學名 Pomatorhinus ruficollis, 分佈於中國大陸、不丹、尼泊爾、印度、孟加拉、緬甸、寮國、越南等地, 世界分佈圖參見 IUCN.


↓ 牠也吃桑椹果實, 攝於 3/26/2014, 台北植物園

IMG_5461





↓ 也吃這種果實, 攝於 3/26/2014, 台北植物園

IMG_5469





IMG_5487





以前的影片




中文名:小彎嘴畫眉
俗名:小彎嘴鹛、小彎嘴、竹腳花眉、奸臣仔鳥
英名:Taiwan Scimitar Babbler
學名:Pomatorhinus musicus (Swinhoe, 1859)
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科名:畫眉科(Timaliidae)
種別:台灣特有種
保育等級: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留鳥
主要食物:果實, 種子或昆蟲
棲地:樹林, 闊葉林或次生林下層
海拔:中低海拔
習性:常成群出現於矮樹叢, 不善飛行, 常跳躍行進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 21 公分, 褐色系, 嘴長而向下彎, 有明顯白眉線及黑色過眼線, 頭近黑色, 臉頰及喉白色, 翅膀暗褐色, 胸腹白色密佈黑色縱紋, 肋與後頸褐色, 嘴上啄黑色, 下啄淡黃白色, 腳暗褐色.
夏羽(繁殖羽):
冬羽(非繁殖羽):
相似鳥種:
繁殖地:繁殖於台灣
避寒或避暑地:過冬於台灣
拍攝時間:3/26/2014
拍攝地點:台北植物園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以前拍的小彎嘴請見:
小彎嘴(Taiwan Scimitar Babbler), 3/18/2014.

資料來自於網路, 若有誤, 歡迎指正, 謝謝光臨.

2014年4月11日 星期五

遠東樹鶯(Manchurian Bush-warbler), 3/25/2014

遠東樹鶯(滿洲樹鶯)(Manchurian Bush-warbler), 是 "短翅樹鶯" 眾多亞種之一, 但不知今天拍的這隻是何亞種, "短翅樹鶯" 學名 Cettia diphone, 在台灣為普遍冬候鳥或過境鳥.

根據臺灣生命大百科, 出現台灣的遠東樹鶯可能是短翅樹鶯中的 canturians 亞種(華中亞種)或 borealis 亞種(東北亞種), 2011年 Clements 已將 canturians 亞種(華中亞種)提升為獨立種, 新學名 Cettia canturians (Swinhoe, 1860), 英名 Manchurian Bush-warbler.

另外也曾出現台灣的還有 "日本樹鶯" (Japanese Bush-warbler), 學名 Cettia diphone (Kittlitz, 1830), 腹部比較白, 體背及頭頂是帶有橄欖綠的淡褐色, 不像 "遠東樹鶯" 那麼紅褐色, 台灣比較容易看到遠東樹鶯, 稀有的日本樹鶯比較罕見.



↓ 攝於 3/25/2014, 台北植物園

IMG_5348





IMG_5355





IMG_5361





中文名:遠東樹鶯
俗名:
英名:Manchurian Bush-warbler
學名:獨立種 Cettia canturians (Swinhoe, 1860) 或亞種 Cettia diphone borealis (Campbell, 1892)
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科名:鶯科(Sylviidae)
種別:獨立種或亞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冬候鳥/過境鳥
主要食物:昆蟲
棲地:樹林, 灌木叢
海拔:低海拔
習性:常單獨出現於闊葉林或灌木叢.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14-18公分, 上半身大致為褐色, 下半身(包括前頸及喉)白色帶一點淡淡的褐色, 眉污白色, 過眼線黑褐色, 腳肉色, 嘴黑褐色, 上下啄交接處肉色.
夏羽:
冬羽:
相似鳥種: "遠東樹鶯" 與 "日本樹鶯" 的差別在於, "日本樹鶯" 腹部比較白, 體背及頭頂是帶有橄欖綠的淡褐色, 不像 "遠東樹鶯" 那麼紅褐色; "遠東樹鶯" 與 "極北柳鶯" 的差別在於, "遠東樹鶯" 背部偏紅褐色, "極北柳鶯" 背部則偏橄欖綠色, "極北柳鶯" 有淡白色翼帶, "遠東樹鶯" 則無.
繁殖地:繁殖於中國中部東部及部份南部, 俄國, 朝鮮半島, 日本等地
避寒或避暑地:過冬於中國大陸南部及東南部, 台灣, 菲律賓, 寮國, 泰國, 越南等地.
拍攝時間:3/25/2014
拍攝地點:台北植物園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資料來自於網路, 若有誤, 歡迎指正, 謝謝光臨.

2014年4月9日 星期三

日本歌鴝(Japanese Robin), 3/19/2014

日本歌鴝(Japanese Robin), 學名 Erithacus akahige akahige (Temminck, 1835), 在台灣為稀有過境鳥或冬候鳥, 台灣鳥友戲稱之為小橘子, 主要繁殖於日本, 庫頁島, 冬季遷至台灣, 朝鮮半島, 中國大陸, 越南, 泰國等地過冬; 台灣生命大百科稱其學名為 Larvivora akahige akahige (Temminck, 1835); 另有一日本歌鴝亞種, 學名 Larvivora akahige tanensis, 分布於九州南方的小島, 是日本的留鳥, 不遷徙; 日本歌鴝世界分佈圖參見 IUCN, 2012年日本歌鴝在野柳大爆發, 不斷的來, 總數超過10隻, 鳥友拍到手軟, 這次這隻跑到台北市貓空一條偏僻小溪, 居然被發現, 鳥友真是無孔不入.


↓ 攝於 3/19/2014, 台北市貓空

IMG_4867cur





IMG_4888





IMG_4912





IMG_4897









中文名:日本歌鴝
俗名:小橘子
英名:Japanese Robin
學名:Erithacus akahige akahige (Temminck, 1835)
目名:燕雀目(Passeriformes)
科名:鶲科(Muscicapidae)
種別:亞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稀有過境鳥/冬候鳥
主要食物:昆蟲
棲地:樹林, 灌木叢
海拔:低海拔
習性:常單獨出現於闊葉林或溪邊的灌木叢.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14公分, 上半身橘色, 頸與上胸橘色, 腹污白色, 嘴灰黑色, 腳灰肉色, 雄鳥在胸腹交界處有一明顯黑帶, 雌鳥似雄鳥但上半身橘色較淺, 看似灰褐色.
繁殖地:繁殖於日本.
避寒或避暑地:過冬於中國大陸東南部, 朝鮮半島, 台灣, 泰國, 越南等地.
拍攝時間:3/19/2014
拍攝地點:台北市貓空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資料來自於網路, 若有誤, 歡迎指正, 謝謝光臨.

小彎嘴(Taiwan Scimitar Babbler), 3/18/2014

小彎嘴(Taiwan Scimitar Babbler), 台灣普遍留鳥, 原被列為台灣特有亞種(學名 Pomatorhinus ruficollis musicus), 現已被視為台灣特有種, 新的學名 Pomatorhinus musicus (Swinhoe, 1859), 世界僅見於台灣; 世界上其他種小彎嘴英名 Streak-breasted Scimitar Babbler, 學名 Pomatorhinus ruficollis, 分佈於中國大陸、不丹、尼泊爾、印度、孟加拉、緬甸、寮國、越南等地, 世界分佈圖參見 IUCN.


↓ 攝於 3/18/2014, 台北市貓空

IMG_4655





IMG_4665





IMG_4697





IMG_4678




IMG_4708





以前的影片




中文名:小彎嘴畫眉
俗名:小彎嘴鹛、小彎嘴、竹腳花眉、奸臣仔鳥
英名:Taiwan Scimitar Babbler
學名:Pomatorhinus musicus (Swinhoe, 1859)
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科名:畫眉科(Timaliidae)
種別:台灣特有種
保育等級: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留鳥
主要食物:果實, 種子或昆蟲
棲地:樹林, 闊葉林或次生林下層
海拔:中低海拔
習性:常成群出現於矮樹叢, 不善飛行, 常跳躍行進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 21 公分, 褐色系, 嘴長而向下彎, 有明顯白眉線及黑色過眼線, 頭近黑色, 臉頰及喉白色, 翅膀暗褐色, 胸腹白色密佈黑色縱紋, 肋與後頸褐色, 嘴上啄黑色, 下啄淡黃白色, 腳暗褐色.
夏羽(繁殖羽):
冬羽(非繁殖羽):
相似鳥種:
繁殖地:繁殖於台灣
避寒或避暑地:過冬於台灣
拍攝時間:3/18/2014
拍攝地點:台北市貓空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資料來自於網路, 若有誤, 歡迎指正, 謝謝光臨.

小鵐(Little Bunting), 3/16/2014

睽違近2年又拍到小鵐, 這天在貢寮拍完白頭鶴後, 走到田寮洋繼續搜尋鳥蹤, 意外撞見這隻小鵐在撿食地上種子, 屬稀有冬候鳥, 最遠來自西伯利亞, 這次身邊只有 18~135mm 旅遊鏡, 照片畫質不佳, 謝謝包涵.


IMG_3872





IMG_3880





IMG_3891




以前拍的影片, 攝於 5/1/2012, 新北市金山區清水濕地





中文名:小鵐
俗名:
英名:Little Bunting
學名:Emberiza pusilla (Pallas, 1776)
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科名:鵐科(Emberiz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稀有冬候鳥
主要食物:穀食性, 種子
棲地:草原, 灌木叢
海拔:低海拔
習性:常單獨出現於海岸附近之草原、農地, 林緣或溪邊的灌木叢.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13公分, 羽色大致為褐色, 頭頂及臉部為紅褐色且有黑色橫斑, 背部灰色, 胸和腹部灰白色且有黑色縱紋, 嘴喙黑色, 腳紅褐色.
繁殖地:繁殖於歐洲北部芬蘭、西伯利亞東北部.
避寒或避暑地:歐洲北部種冬季南遷至歐洲中南部各地, 西伯利亞東北部種冬季南遷經蒙古、中國東北、朝鮮等南遷於印度東北部、尼泊爾、中國華南、台灣、菲律賓群島、婆羅州、中南半島、緬甸等地.
拍攝時間:5/1/2012 12:00 pm, 3/16/2014
拍攝地點:新北市金山區, 新北市田寮洋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資料來自於網路, 若有誤, 歡迎指正, 謝謝光臨.

2014年4月8日 星期二

白頭鶴(Hooded Crane), 3/16/2014

白頭鶴(Hooded Crane), 學名 Grus monacha, IUCN 列為易危(Vulnerable), 在台灣為稀有迷鳥, 主要繁殖於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中南部與東南部, 中國大陸黑龍江, 以及蒙古北部, 過冬於中國大陸, 南韓, 日本, 這次出現在新北市貢寮田寮洋的水田, 同時也出現1隻迷鳥級的白額雁, 立刻轟動賞鳥界, 吸引一波波大砲來獵攝, 現場砲聲隆隆, 兩種都是個人首見首拍, 世界分佈圖參見IUCN.


↓ 距離遠, 我的18~135mm旅遊鏡很吃力

IMG_3766





IMG_3682





IMG_3655





IMG_3817





IMG_3776





IMG_3781





IMG_3784









中文名:白頭鶴
英名:Hooded Crane
別名:鍋鶴
學名:Grus monacha (Temminck, 1835)
目名:鶴形目(GRUIFORMES)
科名:鶴科(Gru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IUCN 列為易危(Vulnerable), 台灣保育法列為 I 級瀕臨絕種野生動物
出現季節及頻率:稀有迷鳥
主要食物:雜食性, 漿果, 稻穀, 草, 植物, 青蛙, 昆蟲
棲地:水田、濕地、潮間帶、農耕地
海拔:低海拔
習性:常出現於水田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 90-100 cm, 頭與上頸白色, 額及額上方有黑色短硬毛, 其餘為石板灰色, 腳近黑色, 初級飛羽次級飛羽及尾羽黑色; 第一年幼鳥頭冠有黑白相間羽毛
夏羽:
冬羽:
相似鳥種:
繁殖地:主要繁殖於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中南部與東南部, 中國大陸黑龍江, 以及蒙古北部等地
避寒或避暑地:過冬於中國大陸長江下游, 南韓, 日本
拍攝時間:3/16/2014
拍攝地點:新北市貢寮田寮洋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資料來自於網路, 若有誤, 歡迎指正, 謝謝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