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5日 星期一

彩鷸(Greater Painted Snipe), 5/24/2012

這次(5/24/2012)在桃園縣大園鄉拍鳥除了偶遇一大群高蹺鴴之外, 這隻彩鷸也算是意外收穫, 它混在30幾隻高蹺鴴之中, 很容易被忽略, 遠遠的, 肉眼不出是甚麼鳥類, 拍下來放大看, 才認出是彩鷸. 彩鷸是留鳥, 怎麼會混在一堆候鳥當中湊熱鬧? 這一天真的是意外連連.

據網路得來的資訊, 世界上至少有3種彩鷸, 台灣的彩鷸英文名叫Greater Painted Snipe, 學名為 Rostratula benghalensis, 在台灣是局部普遍留鳥; 另有一種澳洲彩鷸英文名為Australian Painted Snipe, 學名為 Rostratula australis, 是澳洲留鳥, 被 IUCN 列為瀕危(Endangered)物種; 還有一種南美彩鷸英文名為 South American Painted-snipe, 學名為 Rostratula semicollaris, 屬於南美洲留鳥, 被 IUCN 列為無危(Least Concern).

彩鷸長相奇特, 和鷸科鳥類頗為不同, 行為模式也與眾不同, 實行一妻多夫制, 由雄鳥育雛, 而且雌鳥羽色較雄鳥鮮艷, 這些在動物界都是反其道而行.


彩鷸, 雄鳥, 攝於 5/24/2012, 桃園縣大園鄉




高蹺鴴與彩鷸, 雄鳥, 攝於 5/24/2012, 桃園縣大園鄉




彩鷸, 雌鳥, 攝於 4/17/2012, 台北市北投區




中文名:彩鷸
俗名:玉鷸, 土礱勾仔
英名:Greater Painted Snipe, Painted Snipe
學名:Rostratula benghalensis
目名:鴴形目(CHARADRIIFORMES)
科名:彩鷸科(Rostratul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IUCN 列為無危(Least Concern), 台灣列為第II級珍貴稀有
依停留時間劃分:留鳥
依出現頻率劃分:局部普遍
主要食物:肉食性, 軟體動物, 昆蟲
棲地:濕地, 沼澤, 農田
海拔:低海拔
習性:單獨或成群出現於濕地與農田等地, 一妻多夫, 由雄鳥育雛, 生性隱密, 一被發現, 會馬上移動身體躲在稻叢後或其他農作物草叢後.
特徵:一般特徵: 雌鳥長約24公分, 較雄鳥稍大, 雌鳥羽色較雄鳥鮮艷, 這在動物界較為少見,
夏羽: 雄鳥頭頂為綠褐色, 頭頂有淺黃褐色中央線, 大眼, 眼睛周圍有一圈白色, 向後延伸成一小段寬白斑, 腹部白色, 背部羽色看起來像一塊塊四方形白色、黃褐色、黑褐色塊斑, 從臉部、喉部、頸部到上胸是由白色、黃褐色、黑褐色組成的細縱斑, 左右胸側各有一道白色寬斑紋, 從胸側延伸至背上, 並在背上變成黃銅色, 甚為醒目, 嘴赤褐色, 靠嘴基的一小段為很淺的黑褐色, 嘴長而尖端微微下彎,
雌鳥羽色看起來為暗褐色系, 頭頂為暗褐色, 臉、頸部至上胸為紅褐色, 頭頂有黃銅色中央線, 背部及翅膀整個看起來為暗褐色細橫紋, 其餘部位羽色與雄鳥雷同,
冬羽: 類似夏羽.
相似鳥種:
繁殖地:分布於非洲、亞洲等地; 另有一種澳洲彩鷸英文名為Australian Painted Snipe, 學名為Rostratula australis, 是澳洲留鳥, 被IUCN列為瀕危(Endangered); 還有一種南美彩鷸英文名為South American Painted-snipe, 學名為Rostratula semicollaris, 屬於南美洲留鳥, 被IUCN列為無危(Least Concern).
避寒或避暑地:
拍攝時間:4/17/2012, 5/24/2012
拍攝地點:台北市北投區, 桃園縣大園鄉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2012年6月21日 星期四

高蹺鴴(Black-Winged Stilt), 5/24/2012

這次本來是到八德去拍鴛鴦, 沒打算到大園, 沒想到鴛鴦沒遇上, 大伙轉移目標到大園, 已經五月下旬了, 春過境已進入尾聲, 大伙在大園鄉間小路中穿梭, 心中沒抱太大希望, 然而事情總是出乎意料, 轉過一個彎後, 卻在一處水田遇到一大群高蹺鴴, 一整排30幾隻站在水田中, 頗為壯觀! 當場有一種天上掉下來的禮物的感覺, 不是有一部戲劇叫"轉角遇到愛"嗎? 我們則是有一種轉角遇到奇蹟的感覺, 大家迅速掏出機具開拍, 30幾隻, 隨便瞄都有, 喜歡瞄那裡就瞄那裡, 絕不會槓龜, 起初沒注意, 細看之下, 當中還混有幾隻其他水鳥, 包括稀有的黑尾鷸, 赤足鷸, 紅腹濱鷸, 彩鷸等, 驚喜一波波, 買樂透如果有這麼幸運就好了. 美中不足的是, 鳥站的地方太靠近田埂, 景深出不來, 然而, 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十全十美的事, 在我心目中, 今天已是100分了.

高蹺鴴又名黑翅長腳鷸, 在台灣為不普遍過境鳥或冬候鳥, 全身黑白分明, 粉紅色的腳細細長長, 頗為顯眼. 由於是類單眼相機拍攝, 希望照片不會傷眼.



高蹺鴴












高蹺鴴 vs. 黑尾鷸 vs. 紅 腹濱鷸 vs. 赤足鷸




高蹺鴴 vs. 彩鷸












影片, 攝於5/24/2012, 桃園縣大園鄉




中文名:高蹺鴴
俗名:黑翅長腳鷸、長腳鴴、黑翅高鷸、紅腿娘子、長腳美女
英名:Black-Winged Stilt
學名:Himantopus himantopus
目名:鴴形目(Charadriiformes)
科名:反嘴鷸科(Recurvirostr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不普遍過境鳥或冬候鳥
主要食物:軟體動物、昆蟲
棲地:濕地、沼澤、河口、海岸潮間帶、水田
海拔:低海拔
習性:成群出現, 常見於海岸潮間帶、濕地、沼澤、河口、水田.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37公分, 腳粉紅色, 細長, 羽色黑白分明, 嘴喙黑色, 筆直尖細,
夏羽: 頭頂及後頸呈黑色, 與白色頸部成明顯對比, 背部及翅膀為黑色有墨綠色光澤, 其他部位為白色,
冬羽: 頭頂和後頸的黑色消失或呈略灰色, 背部墨綠色光澤消失,
相似鳥種:
繁殖地: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 北方族群繁殖於歐亞大陸及北美洲, 有多個獨立種及亞種, 在台灣多為過境鳥或過冬候鳥, 已有繁殖記錄.
避寒或避暑地:北方族群於秋冬南飛至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避寒, 南方及熱帶族群大都不遷徙, 但會擴散.
拍攝時間:5/24/2012
拍攝地點:桃園縣大園鄉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2012年6月20日 星期三

黑尾鷸(Black-tailed Godwit) - 5/18/2012

上一次(5/15/2012)來挖仔尾沒拍到黑尾鷸, 這次專程來補拍, 順便重拍上次沒拍好的水鳥, 一到現場, 果然黑尾鷸還在, 沒撲空, 只是沒拍好它, 有點遺憾, 所幸後來在桃園縣大園鄉又遇見一隻黑尾鷸, 那次拍的比較好一些, 不過因為相機是類單眼, 所以照片還是很模糊, 請包涵, 謝謝!

黑尾鷸在台灣是不普遍過境鳥, 被IUCN列為瀕受威脅物種, 不過它每年都會過境台灣, 所以還不算極難拍到, 今年在挖仔尾, 華江雁鴨自然公園, 桃園縣大園鄉, 宜蘭都有它的蹤跡.


黑尾鷸, 攝於 5/24/2012, 桃園縣大園鄉



黑尾鷸 vs. 紅腹濱鷸, 攝於 5/24/2012, 桃園縣大園鄉



高蹺鴴 vs. 紅腹濱鷸 vs. 黑尾鷸, 攝於 5/24/2012, 桃園縣大園鄉



小白鷺 vs. 黑尾鷸 vs. 大白鷺, 攝於 5/18/2012, 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



黃足鷸與黑尾鷸, 攝於 5/18/2012, 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



中文名:黑尾鷸
俗名:東方黑尾鷸
英名:Black-tailed Godwit
學名:Limosa limosa
目名:鴴形目(Charadriiformes)
科名:鷸科(Scolopac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IUCN 列為瀕受威脅(Near Threatened)
出現季節及頻率:不普遍過境鳥或稀有冬候鳥
主要食物:昆蟲, 軟體動物
棲地:濕地, 河口, 海岸潮間帶
海拔:低海拔
習性:成群出現, 常見於海岸潮間帶、濕地、沼澤、河口、水田, 常與其他鷸科或鴴科水鳥混棲.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39公分, 大小相當於青足鷸, 嘴長, 前段橘黃色, 後段黑色, 尾羽末端黑色, 腳黑色.
夏羽: 頭部、頸部與胸部為紅褐色, 背部灰褐色, 有紅褐色斑及黑斑, 下半身大致為白色, 有條紋狀垂直黑斑.
冬羽: 類似夏羽, 但顏色較淺.
相似鳥種:
繁殖地:廣泛繁殖於歐亞北部, 斷斷續續從冰島延伸到蘇聯的遠東地區, 包括大英國協、挪威、蒙古、中國北部、西伯利亞等地.
避寒或避暑地:冬季南遷至歐洲南部、非洲、中東、澳洲、紐西蘭及南太平洋諸島等地過冬.
拍攝時間:5/18/2012, 5/24/2012
拍攝地點: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 桃園縣大園鄉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2012年6月19日 星期二

鐵嘴鴴(Greater Sand Plover), 5/18/2012

這次在挖仔尾拍的水鳥當中, 似乎有一隻鐵嘴鴴混在蒙古鴴之中, 因為它頸部白色及胸部橙紅色的交界處沒有細細的黑色界線, 而且它嘴的長度看起來超過嘴基至眼的後緣之長度, 我把它的圖片貼出來, 各位賞鳥前輩若發覺有誤, 請不吝指教, 謝謝!



攝於5/18/2012, 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




攝於5/18/2012, 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




紅頸濱鷸 vs. 鐵嘴鴴, 攝於5/18/2012, 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




中文名:鐵嘴鴴
俗名:鐵嘴沙鴴、大沙鴴
英名:Greater Sand Plover
學名:Charadrius leschenaultii
目名:鴴形目(Charadriiformes)
科名:鴴科(Charadri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過境鳥或不普遍冬候鳥
主要食物:昆蟲, 軟體動物
棲地:濕地, 沼澤, 河口, 海岸, 沙岸
海拔:低海拔
習性:常單獨或成群出現於濕地、沼澤、河口、海岸, 常與其他鴴科或鷸科水鳥混棲.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22公分, 嘴喙黑色, 嘴短, 腳灰綠色到黃綠色,
夏羽: 喉與頸部為白色, 後枕及胸部為橙紅色, 腹部白色, 頭頂灰褐色, 額頭有兩大片白色, 額頭上方有黑色橫斑, 有黑色過眼線, 白色眉斑, 背部、翅膀及尾羽為灰褐色.
冬羽: 類似夏羽, 但後枕及胸部為白色, 沒有像夏羽那樣橙紅色.
相似鳥種: 外表與蒙古鴴極為相似, 頗難辨識, 鐵嘴鴴體型較高大一點點, 鐵嘴鴴嘴較厚長, 長度超過嘴基至眼的後緣之長度, 而蒙古鴴頸部白色及胸部橙紅色的交界處有細細的黑色界線, 鐵嘴鴴則無, 蒙古鴴的腳比較暗黑.
繁殖地:繁殖於中東, 亞洲東北部.
避寒或避暑地:冬季南遷至亞洲南部、新幾內亞、澳洲及紐西蘭等地過冬.
拍攝時間:5/18/2012
拍攝地點: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紅頸濱鷸(Red-necked Stint) - 5/18/2012

這次在挖仔尾拍到的水鳥, 大多數是我第一次拍到, 包括紅頸濱鷸, 小小的一隻, 胸前紅紅的, 煞是可愛, 拍攝當時, 它們大概是快要長途跋涉北返了, 一直在地上猛找東西吃, 顧不得旁邊有一堆人在拍攝, 吃飽喝足, 才有力氣飛越大海. 挖仔尾顯然食物來源充足, 整個春秋冬時節, 總能看到大批水鳥覓食. 難怪被BirdLife International列為IBA (Important Bird Area). 紅頸濱鷸又名紅胸濱鷸或樨鷸.



攝於5/18/2012, 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




攝於5/18/2012, 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




攝於5/23/2012, 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




攝於5/23/2012, 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



紅頸濱鷸 vs. 鐵嘴鴴




影片, 攝於5/23/2012, 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




中文名:紅頸濱鷸
俗名:紅胸濱鷸、樨鷸、赤頸小沙鑽、東方小鷸
英名:Red-necked Stint, Rufous-necked Stint
學名:Calidris ruficollis
目名:鴴形目(Charadriiformes)
科名:鷸科(Scolopac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IUCN 列為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過境鳥或不普遍冬候鳥
主要食物:昆蟲, 軟體動物
棲地:濕地, 河口, 海岸潮間帶
海拔:低海拔
習性:成群出現, 常見於海岸潮間帶、濕地、沼澤、河口、水田, 常與其他鷸科或鴴科水鳥混棲.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15公分, 嘴黑色, 嘴短, 腳黑色.
夏羽: 上半身大致為紅褐色, 頸部與胸部為紅褐色, 頭頂到後頸有黑褐色縱斑.
冬羽: 上半身大致為灰褐色, 頸部與胸部為白色, 下半身為白色.
相似鳥種:
繁殖地:繁殖於蘇聯、蒙古、中國、日本、北韓、南韓等地.
避寒或避暑地:冬季南遷至亞洲南部、東南亞、大洋洲、菲律賓、新幾內亞、澳洲及紐西蘭等地過冬.
拍攝時間:5/18/2012, 5/23/2012
拍攝地點: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2012年6月14日 星期四

蒙古鴴(Lesser Sand Plover), 5/18/2012

蒙古鴴在台灣為普遍過境鳥或不普遍冬候鳥, 我在台北市華江雁鴨自然公園, 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桃園縣大園鄉都拍到它, 小小一隻, 遠看還不容易把它和東方環頸鴴區別, 兩種體型差不多, 而想把它和鐵嘴鴴區別開來, 就更難了, 因為它們兩者外觀幾乎一模一樣, 差別微乎其微, 第一, 蒙古鴴頸部白色及胸部橙紅色的交界處有細細的黑色界線, 鐵嘴鴴則無; 第二, 鐵嘴鴴嘴較厚長, 長度超過嘴基至眼之長度; 第三, 蒙古鴴的腳比較暗黑, 第四, 鐵嘴鴴體型較高大一點點, 除非站在一起, 否則看不出來.


攝於5/18/2012, 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


蒙古鴴 vs. 東方環頸鴴, 攝於5/26/2012, 桃園縣大園鄉


攝於5/26/2012, 桃園縣大園鄉


黃足鷸 vs. 蒙古鴴, 攝於5/26/2012, 桃園縣大園鄉


影片, 攝於5/13/2012, 台北市華江雁鴨自然公園


中文名:蒙古鴴
俗名:蒙古沙鴴、蒙古鐵嘴鴴、小沙鴴
英名:Lesser Sand Plover, Mogolian Plover
學名:Charadrius mongolus
目名:鴴形目(Charadriiformes)
科名:鴴科(Charadri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IUCN 列為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過境鳥或不普遍冬候鳥
主要食物:昆蟲, 軟體動物
棲地:濕地, 沼澤, 河口, 海岸, 沙岸
海拔:低海拔
習性:常單獨或成群出現於濕地、沼澤、河口、海岸, 常與其他科或鷸科水鳥混棲.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19公分,
夏羽: 喉與頸部為白色, 後枕及胸部為橙紅色, 腹部白色, 頭頂灰褐色, 額頭有兩大片白色, 額頭上方有黑色橫斑, 有黑色過眼線, 白色眉斑, 背部、翅膀及尾羽為灰褐色, 嘴喙黑色, 嘴短, 腳暗灰綠色.
冬羽:
相似鳥種: 外表與鐵嘴鴴極為相似, 頗難辨識, 鐵嘴鴴體型較高大一點點, 鐵嘴鴴嘴較厚長, 長度超過嘴基至眼之長度, 而蒙古鴴頸部白色及胸部橙紅色的交界處有細細的黑色界線, 鐵嘴鴴則無, 蒙古鴴的腳比較暗黑.
繁殖地:繁殖於中東, 亞洲東北部.
避寒或避暑地:冬季南遷至亞洲南部、澳洲及紐西蘭等地過冬. 
拍攝時間:5/13/2012, 5/18/2012, 5/26/2012
拍攝地點: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 桃園縣大園鄉, 台北市華江雁鴨自然公園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2012年6月4日 星期一

翻石鷸(Ruddy Turnstone), 5/15/2012

這次在挖仔尾的主要目標是黑面琵鷺, 沒想到卻意外拍到幾種未曾拍過的水鳥, 這隻翻石鷸也是其中之一, 初次見面, 印象最深的是它那黑白相間的頸部與胸部, 遠遠的就可以辨認出它.

翻石鷸在台灣為普遍過境鳥或不普遍冬候鳥, 會翻開石頭, 找尋躲在下面的獵物, 故名翻石鷸.


攝於 5/15/2012, 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




攝於 5/15/2012, 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




影片, 攝於5/15/2012, 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




中文名:翻石鷸
俗名:鶇鷸、猿濱鷸、京條鷸、京女鷸
英名:Ruddy Turnstone
學名:Arenaria interpres
目名:鴴形目(Charadriiformes)
科名:鷸科(Scolopac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IUCN 列為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過境鳥或不普遍冬候鳥
主要食物:昆蟲, 軟體動物
棲地:濕地, 河口, 海岸潮間帶
海拔:低海拔
習性:單獨出現, 常見於海岸潮間帶、濕地、河口. 會翻開石頭, 找尋躲在下面的獵物, 故名翻石鷸.
特徵:一般特徵:長約23公分
繁殖羽(夏羽): 臉、喉與腹部白色, 胸部黑色, 下體白色, 臉上有極顯眼的反C形黑色寬條紋, 亦有極顯眼的ㄈ形黑色寬條紋從頸側延伸到胸側再延伸至背部, 嘴短, 嘴喙黑色, 腳橘紅色, 翅膀及尾羽以黑色與栗紅色為主, 頭上有黑色細縱紋. 
非繁殖羽(冬羽): 顏色較淡, 翅膀及尾羽為灰黑色, 羽緣淺紅褐色.
相似鳥種:
繁殖地:廣泛分布於全球, 東亞族群繁殖於西伯利亞北極圈帶.
避寒或避暑地:東亞族群冬季南遷至中國大陸南方、東南亞、澳洲及紐西蘭等地過冬.
拍攝時間:5/15/2012
拍攝地點: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2012年6月2日 星期六

紅腹濱鷸(Red Knot), 5/15/2012

這是第一次拍到紅腹濱鷸, 以前看到的水鳥, 大多數都是灰色+黑色, 頗為單調乏味, 這次一見紅腹濱鷸, 忍不住為它胸腹的那一大片紅喝采! 總算有比較不一樣的水鳥了.

奇怪的是它長的跟旁邊那二隻大濱鷸不同, 卻老是跟它們混在一起, 莫非太寂寞? 今天整個挖仔尾就只見到一隻紅腹濱鷸, 回家查網路才知道, 原來它是不普遍過境鳥, 難怪喜歡跟別的鳥混在一起, 看來真的太孤單了.


紅腹濱鷸(漂鷸), 攝於 5/15/2012, 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



大濱鷸與紅腹濱鷸, 攝於 5/15/2012, 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



大濱鷸與紅腹濱鷸, 攝於 5/15/2012, 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



紅腹濱鷸與尖尾鷸, 攝於 5/15/2012, 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



大濱鷸與紅腹濱鷸影片, 攝於 5/15/2012, 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



中文名:紅腹濱鷸
俗名:漂鷸、小尾羽鷸
英名:Red Knot
學名:Calidris canutus
目名:鴴形目(Charadriiformes)
科名:鷸科(Scolopac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不普遍過境鳥或冬候鳥
主要食物:昆蟲, 軟體動物
棲地:濕地, 河口, 海岸潮間帶
海拔:低海拔
習性:成群出現, 常見於海岸潮間帶、濕地、沼澤、河口, 常與其他鷸科或鴴科水鳥混棲.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25公分, 嘴喙黑色, 腳暗綠色, 頭上至後頸有黑色細縱斑, 背部、翅膀及尾羽為灰色系, 繁殖期從臉、頸、胸到腹部為淺紅褐色, 翅膀夾雜有少許栗紅色和黑色雜斑.
繁殖地:繁殖於歐洲北部, 亞洲北部, 北美洲.
避寒或避暑地:冬季南遷至歐洲南部、非洲, 亞洲南部、大洋洲、澳洲、紐西蘭, 南美洲等地過冬.
拍攝時間:5/15/2012
拍攝地點:新北市八里區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大濱鷸(Great Knot), 5/15/2012

前一天鳥友在挖仔尾拍到20幾隻黑面琵鷺, 這一天主要是來拍黑面琵鷺的, 結果黑面琵鷺沒拍到, 倒是拍到許多鷸科及鴴科水鳥, 其中不少是第一次拍到, 大濱鷸也是其中之一, 碩大的身軀, 極為顯眼.

大濱鷸在台灣為普遍過境鳥或不普遍冬候鳥, 已近春天尾聲, 只見它們不斷進食, 若不吃飽喝足, 怎麼有力氣長途跋涉, 飛回寒冷的亞洲北部.


大濱鷸, 攝於 5/15/2012, 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



大濱鷸, 攝於 5/15/2012, 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



大濱鷸與紅腹濱鷸, 攝於 5/15/2012, 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



大濱鷸與紅腹濱鷸, 攝於 5/15/2012, 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



大濱鷸與紅腹濱鷸影片, 攝於 5/15/2012, 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



中文名:大濱鷸
俗名:姥鷸、細嘴濱鷸
英名:Great Knot
學名:Calidris tenuirostris
目名:鴴形目(Charadriiformes)
科名:鷸科(Scolopac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過境鳥或不普遍冬候鳥
主要食物:昆蟲, 軟體動物
棲地:濕地, 河口, 海岸潮間帶
海拔:低海拔
習性:成群出現, 常見於海岸潮間帶、濕地、沼澤、河口, 常與其他鷸科或鴴科水鳥混棲.
特徵:長約29公分, 羽色大致為灰色, 下體白色, 胸部多黑褐色斑點, 背部、翅膀及尾羽為灰色系, 繁殖期夾雜有少許栗紅色和黑色雜斑, 嘴喙黑色, 腳灰綠色.
繁殖地:繁殖於俄羅斯、中國大陸北部、日本、北韓、南韓、中東等地.
避寒或避暑地:冬季南遷至亞洲南部、東南亞、大洋洲、澳洲等地過冬.
拍攝時間:5/15/2012
拍攝地點:新北市八里區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