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8日 星期六

灰背過眼線白鶺鴒(White Wagtail), 11/6/2012

[灰背過眼線白鶺鴒] 學名 Motacilla alba, 屬於 ocularis 亞種, 也是白鶺鴒的亞種之一, 全球有多種白鶺鴒亞種, 長相都差不多, 台灣至少曾出現 [白面白鶺鴒] 、 [灰背過眼線白鶺鴒] 及 [黑背過眼線白鶺鴒] 三種亞種; [灰背過眼線白鶺鴒] 顧名思義其背部為灰色, 有黑色過眼線, 而 [白面白鶺鴒] 背部為黑色, 且無過眼線; [灰背過眼線白鶺鴒] 初級飛羽羽緣有一大片白色, 其中帶有一點灰灰的顏色, 主要分布於西伯利亞, 位置比 [白面白鶺鴒] 更北方.

以上資料來自於網路, 若有誤, 請讓我知道, 謝謝光臨.

今天不幸一陣狂風吹倒我的相機, 雖說是類單眼相機, 損失不至於太大, 卻也使我的賞鳥嗜好停擺, 需等到購買新相機後才能再度與大家分享鳥照, 暫別了.




攝於 11/6/2012, 台北市華中橋河濱公園









影片, 攝於 11/6/2012, 台北市華中橋河濱公園



中文名:灰背過眼線白鶺鴒
英名:White Wagtail
俗名:黑眼線白鶺鴒、過眼線白鶺鴒、灰背眼紋鶺鴒、馬蘭花兒、白顫、黑臉紋鶺鴒
學名:Motacilla alba, ocularis subspecies
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科名:鶺鴒科(Motacillidae)
種別:亞種, 世界上有多種白鶺鴒亞種, 台灣至少曾出現 "白面白鶺鴒" 、 "灰背過眼線白鶺鴒" 及 "黑背過眼線白鶺鴒" 三種亞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冬候鳥, 少部分為留鳥
主要食物:蟲食性, 昆蟲, 種子
棲地:濕地、水田、草原、水域
海拔:低中海拔
習性:常單獨或成群出現於濕地、水田、草原等地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 19 cm, 全身大致為黑灰白相間, "灰背過眼線白鶺鴒" 及 "黑背過眼線白鶺鴒" 有黑色過眼線, "白面白鶺鴒" 則無黑色過眼線; 額頭、臉、喉、頸側、腹及尾下覆羽白色, 胸黑色; 頭頂前半部為白色, 後半部為淺黑灰色; 後頸至背部灰色, 翅膀及尾羽為黑色有白色羽緣, 初級飛羽羽緣有一大片白色, 其中帶有一點灰灰的顏色, 會不停地上下擺動尾羽.
夏羽:
冬羽:
相似鳥種:
繁殖地:"灰背過眼線白鶺鴒" 主要分布於西伯利亞等地
避寒或避暑地:冬季南遷至中南半島、台灣、菲律賓過冬
拍攝時間:11/6/2012
拍攝地點:台北市華中橋河濱公園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2012年12月7日 星期五

小雲雀(Oriental Skylark), 11/6/2012

小雲雀屬於台灣普遍留鳥, 一身暗褐色, 隱身大草原上不仔細看就會錯過, 乍看之下很像白背鷚、赤喉鷚、大花鷚等等, 如果不是有經驗的賞鳥人士, 還真難分辨. 去年六月曾在五股濕地拍過, 當時牠不斷地尖聲鳴叫, 引起我的注意, 這次這隻則靜悄悄的, 大概是因為秋天非繁殖期的緣故, 據網路資料顯示, 小雲雀繁殖期常豎起冠羽鳴叫, 且能直線上飛, 在空中定點鳴叫.



攝於 11/6/2012, 台北市華中橋河濱公園



攝於 11/6/2012, 台北市華中橋河濱公園, 這隻看起來比較壯碩, 等了半天牠還是沒轉身



攝於 6/12/2011, 五股濕地, 這隻看起來比較嬌小



影片, 攝於 6/12/2011, 五股濕地, 風好大, 鳥好遠, 叫聲有點像鈴聲


中文名:小雲雀
英名:Oriental Skylark, Small Skylark
俗名:半天鳥、台灣伯靈、朝天柱、百靈、阿蘭、天鷚、阿鷚、告天鳥、大鷚
學名:Alauda gulgula
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科名:百靈科(Alaud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留鳥
主要食物:昆蟲, 種子
棲地:草原、荒地
海拔:低海拔
習性:常單獨出現於草原、荒地
特徵: 一般特徵: 長約15公分, 上體大致為暗褐色系, 側體底色為淡黃褐色; 頭頂有暗褐色羽冠, 有近白色的褐白色眉斑; 臉黃褐色, 有暗褐色細縱紋, 眼框被一圈褐白色圍住; 頸側有一向上延伸的C形褐白色條紋, C形上端幾乎與褐白色眉斑相接形成一個大C形; 頭頂、後頸及背部為暗褐色, 帶有褐白色縱紋; 飛羽及尾羽暗褐色, 有褐白色寬羽緣; 喉灰白色, 有不明顯的暗褐色細縱紋; 胸淡黃褐色, 有暗褐色細縱紋; 腹灰白色.
夏羽(繁殖羽):
冬羽(非繁殖羽):
相似鳥種:
繁殖地:中亞, 包括俄羅斯南部、哈薩克、烏茲別克、土庫曼、塔吉克、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爾、中國大陸西部及西北部
避寒或避暑地:冬季南遷至中東南部、印度次大陸、孟加拉、緬甸、中南半島、中國大陸中部或南部或東南部、菲律賓、台灣等地
拍攝時間:6/12/2011, 11/6/2012
拍攝地點:五股濕地, 台北市華中橋河濱公園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2012年12月4日 星期二

赤喉鷚(Red-throated Pipit), 11/6/2012

赤喉鷚顏色也像麻雀一樣, 尺寸也只略大於麻雀, 不仔細看不易分辨. 資深鳥友詹大哥說靠近馬場町那裡有赤喉鷚, 還說要載我去拍, 真是古道熱腸, 感恩啦! 一到現場, 另一位資深鳥友高大哥已在拍, 不費吹灰之力就找到一群赤喉鷚正在草皮上大吃特吃, 警覺性高, 難以欺近, 沒拍到近距離的寫真, 人客啊, 將就著看, 謝謝!

赤喉鷚在台灣被歸類為普遍冬候鳥或春秋過境鳥, 棲地和大花鷚及小雲雀重疊, 大台北地區通常都出現於河濱公園草皮上, 極少出現於市區公園, 也以昆蟲為主食. 距離遠而我的相機又是類單眼, 抱歉照片都不清晰, 請多多包涵, 謝謝光臨!




攝於 11/6/2012, 台北市華中橋河濱公園



攝於 11/6/2012, 台北市華中橋河濱公園



攝於 11/6/2012, 台北市華中橋河濱公園



中文名:赤喉鷚
英名:Red-throated Pipit
俗名:紅喉鷚、赤胸鷚
學名:Anthus cervinus
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科名:鶺鴒科(Motacill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冬候鳥或春秋過境鳥
主要食物:昆蟲, 種子
棲地:濕地、農地、草原、河濱草原
海拔:低海拔
習性:常單獨出現於濕地、草原、農地等地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 15 cm.
夏羽(繁殖羽): 上體大致為暗褐色系, 有近白色的褐白色眉斑; 頭頂、後頸及背部為褐色, 帶有暗褐色縱紋; 喉為赤褐色, 因而得名; 飛羽及尾羽暗褐色, 有近白的淡黃褐色寬羽緣; 腹部為灰白色帶有一點黃褐色, 胸與肋為淡黃褐色有暗褐色縱紋; 嘴黑褐色, 上啄下緣和下啄淡黃褐色; 腳黃褐色.
冬羽(非繁殖羽): 上體顏色較趨近灰褐色, 下體顏色較灰白.
相似鳥種:
繁殖地:分布於歐洲與亞洲極北地區、阿拉斯加、加拿大、美國, 最遠達北極圈以內, 包括斯堪的納維亞、俄羅斯、阿留申群島等地
避寒或避暑地:歐洲族群冬季南遷至歐洲中南部、中東、非洲中北部等地過冬; 亞洲族群冬季南遷至中亞、印度次大陸、中國大陸、蒙古、朝鮮半島、日本、東南亞、台灣等地過冬; 北美族群冬季南遷至墨西哥過冬.
拍攝時間:11/6/2012
拍攝地點:台北市華中橋河濱公園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大花鷚(Richard's Pipit), 11/6/2012

這是我在尋找歐洲椋鳥及灰椋鳥時的巧遇, 好幾隻大花鷚在草皮上覓食, 顏色像麻雀一樣, 尺寸也只略大於麻雀, 不仔細看還真不容易分辨, 幸虧我多看了幾眼, 當時還不確定是大花鷚, 不管它, 先拍再說, 回家再查不遲.

大花鷚在台灣被歸類為不普遍冬候鳥, 台灣全島平地都可見, 較易見於西部, 棲地和小雲雀及赤喉鹨重疊, 大台北地區通常都出現於河濱公園草皮上, 極少出現於市區公園, 以昆蟲為主食. 抱歉照片都不優, 距離遠而我的相機又是類單眼, 請多多包涵, 謝謝.




攝於 11/6/2012, 台北市華中橋河濱公園



攝於 11/5/2012, 台北市華中橋河濱公園



攝於 11/5/2012, 台北市華中橋河濱公園



中文名:大花鷚
英名:Richard's Pipit
俗名:長爪鷚、白眉田鷚
學名:Anthus richardi
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科名:鶺鴒科(Motacill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不普遍冬候鳥
主要食物:昆蟲, 種子
棲地:濕地、草原、河濱草原
海拔:低海拔
習性:常單獨或小群出現於濕地、草原等地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 18 cm, 上體大致為黃褐色系, 有近白色的褐白色眉斑, 頭頂、後頸及背部有暗褐色縱紋,飛羽及尾羽暗褐色, 有黃褐色寬羽緣, 臉與喉之間以一條暗褐色細條紋為界, 鰓部有一條下弦月形暗褐色細條紋, 喉、頸和腹部為灰白色帶有一點黃褐色, 胸淡黃褐色有暗褐色縱紋, 嘴黑褐色, 上啄下緣和下啄淡黃褐色, 腳黃褐色.
夏羽:
冬羽:
相似鳥種:
繁殖地:分布於奧地利、葡萄牙、非洲、俄國、哈薩克、土庫曼、中東、中國大陸、蒙古、朝鮮半島及日本等地
避寒或避暑地:亞洲族群冬季南遷至印度次大陸、中南半島、台灣過冬
拍攝時間:11/5/2012, 11/6/2012
拍攝地點:台北市華中橋河濱公園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2012年12月3日 星期一

八哥(Crested Myna), 11/5/2012

這裡的八哥指的是台灣本土八哥, 俗稱台灣八哥, 台灣特有亞種, 台灣稀有留鳥, 農委會列為第II級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 棲地遭到外來的家八哥白尾八哥(爪哇八哥)嚴重入侵, 我個人經驗, 台北市各大小公園已完全看不到台灣八哥, 只在新店溪與景美溪的河濱公園看過, 但也都是寥寥無幾, 小貓兩三隻混在數十隻外來的家八哥白尾八哥當中, 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大安森林公園及五股濕地則已見不到台灣八哥蹤跡, 在台灣的生存空間遭到嚴重威脅.

台灣八哥家八哥白尾八哥最大的不同在於, 台灣八哥嘴是白色, 而外來種的家八哥白尾八哥的嘴則是橘黃色, 相同的地方在於, 身體同樣都是黑色系, 都是成群結隊, 都喜歡在草原上活動覓食. 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育聯盟(IUCN)把台灣八哥列為無危(Least Concern), 意思是全球尚未有滅絕疑慮. 以下照片都不是很清晰, 尚請海涵, 謝謝.




攝於 11/5/2012, 台北市華中橋河濱公園



攝於 11/5/2012, 台北市華中橋河濱公園



攝於 5/7/2011, 台北市文山區



白尾八哥與台灣八哥影片, 攝於台北市文山區, 5/7/2011



中文名:八哥
英名:Crested Myna
俗名:台灣八哥、加翎 、駕鴒、加令、華化、秦吉了
學名: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目名:燕雀目(Passeriformes)
科名:八哥科(Sturnidae)
種別:台灣特有亞種
保育等級:IUCN 列為無危(Least Concern), 台灣農委會列為第II級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
出現季節及頻率:稀有留鳥
主要食物:昆蟲, 種子, 果實
棲地:農地, 草原
海拔:低海拔
習性:常成群出現於農地或草原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26公分, 成鳥全身黑色有光澤, 翼有白斑, 嘴乳白色, 上啄基部有如冠羽般的黑色羽毛, 腳橙黃色, 尾下覆羽羽緣白色.
夏羽:
冬羽:
相似鳥種:
繁殖地:分布於中國大陸、寮國、緬甸、越南、台灣等地.
避寒或避暑地:
拍攝時間:5/7/2011, 11/5/2012
拍攝地點:台北市文山區, 台北市華中橋河濱公園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棲地遭到外來的家八哥與爪哇八哥嚴重入侵

2012年12月1日 星期六

栗頭麗椋鳥(Superb Starling), 11/5/2012

2012年11月5日鳥友說台北市華中橋河濱公園有歐洲椋鳥、灰椋鳥以及一隻栗頭麗椋鳥, 一到現場果然發現這隻栗頭麗椋鳥混在地上一堆八哥當中, 我在2012年10月13日曾在桃園拍過, 第一次見到牠時立刻被牠鮮艷的外貌所吸引, 栗頭麗椋鳥原產於非洲東北部, 遠在地球的另一端, 台灣不在牠們的遷徙路徑上, 出現在台灣的若不是被野放的就是籠中逸出的引進鳥.



攝於 11/5/2012, 台北市華中橋河濱公園



以下這隻栗頭麗椋鳥攝於桃園 10/13/2012, 同樣是被野放或籠中逸出的引進鳥, 早在 2011 年就被發現在桃園的一處公園出沒, 已習慣於該地









中文名:栗頭麗椋鳥
英名:Superb Starling
俗名:
學名:Lamprotornis superbus
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科名:椋鳥科(Sturn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稀有引進鳥
主要食物:昆蟲、穀類、果實、漿果
棲地:樹林
海拔:低海拔
習性: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18cm, 頭黑色, 胸、背及翅膀為藍色及藍綠色的混合, 閃耀著金屬光澤, 腹部栗色, 胸腹之間以一條白色橫斑為界, 尾下覆羽白色, 嘴與腳黑色.
繁殖地:分佈於非洲東北部, 包括蘇丹南部, 衣索匹亞, 索馬利亞, 烏干達, 肯亞, 坦桑尼亞等地, 在台灣被列為引進鳥
避寒或避暑地:
拍攝時間:10/13/2012, 11/5/2012
拍攝地點:桃園, 台北市華中橋河濱公園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