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自由廣場-中正紀念堂, 看到這隻紅尾鶇獨自在草皮上覓食, 是今春首次遇到的紅尾鶇, 紅尾鶇主要繁殖於西伯利亞東部及中部、庫頁島、蒙古等地, 漂洋過海來台度冬, 在台灣為稀有冬候鳥, 鳥友說它原本應演化成斑點鶇, 但沒演化成功, 變成這個樣子, 體色偏銹褐色, 肚子上的菱形斑點也偏紅棕色, 看起來活像一隻生了銹的斑點鶇, 原被列為斑點鶇的亞種, 現已自成獨立種.
↓ 攝於自由廣場-中正紀念堂, 3/5/2015




| 中文名: | 紅尾鶇 | 
| 別名: | |
| 英名: | Naumann's Thrush, Dusky Thrush | 
| 學名: | Turdus naumanni (Temminck, 1820) | 
| 目名: | 雀形目(Passeriformes) | 
| 科名: | 鶇亞科(Turdidae) | 
| 種別: | 原屬於斑點鶇的亞種, 現已成為獨立種 | 
| 保育等級: | 無危(Least Concern) | 
| 出現季節及頻率: | 稀有冬候鳥 | 
| 主要食物: | 昆蟲 | 
| 棲地: | 樹林, 平原, 草地 | 
| 海拔: | 中低海拔 | 
| 習性: | 單獨或小群活動 | 
| 特徵: | 一般特徵: 長約22~25公分, 全身大致為褐色, 胸腹部鱗斑為紅褐色, 斑點鶇的鱗斑則為黑色 夏羽: 冬羽: 相似鳥種:  | 
| 繁殖地: | 繁殖於亞洲東北部, 包括西伯利亞東部及中部, 庫頁島, 蒙古等地 | 
| 避寒或避暑地: | 冬季南遷至巴基斯坦北部、中國、朝鮮半島、日本及台灣等地避寒 | 
| 拍攝時間: | 3/5/2015 | 
| 拍攝地點: | 台北市自由廣場-中正紀念堂 | 
| 資料來源: | 網路 | 
| 補述: | 
資料來自於網路, 若有誤, 歡迎指正, 謝謝光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