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啄木為台灣普遍留鳥, 根據臺灣生命大百科, 本種分為15個亞種(Dickinson 2003), 台灣的小啄木屬於 Dendrocopos canicapillus kaleensis 亞種, Dickinson (2003) 認為 D. c. kaleensis 僅分布於台灣, 為台灣特有亞種, 但 Clements (2007) 則認為本種有11個亞種, 將 nagamichii 與 obscurus 併入 D. c. kaleensis 亞種, 世界其他種小啄木分佈圖參見 IUCN 紅皮書, 從分佈圖中看得出來世界僅分布於亞洲, 小啄木覓食時常繞樹幹轉圈圈啄食藏在樹皮內的昆蟲.
↓ 看起來像幼鳥, 攝於 1/8/2015, 烏來





| 中文名: | 小啄木 | 
| 別名: | |
| 英名: | Grey-capped Woodpecker, Grey-capped Pygmy Woodpecker | 
| 學名: | Dendrocopos canicapillus kaleensis (Blyth, 1845) | 
| 目名: | 鴷形目(Piciformes) | 
| 科名: | 啄木鳥科(Picidae) | 
| 種別: | 台灣特有生物中心視為台灣特有亞種 | 
| 保育等級: | IUCN 列為無危(Least Concern) | 
| 出現季節及頻率: | 普遍留鳥 | 
| 主要食物: | 昆蟲 | 
| 棲地: | 闊葉林 | 
| 海拔: | 中海拔 | 
| 習性: | 常成對或全家出現 | 
| 特徵: | 一般特徵: 長約17公分, 成鳥上半身大致為黑色, 下半身大致為白色並密佈縱紋, 翅膀黑色且兩側有小白斑而中央有寬縱斑, 及尾羽大致為黑色, 喉白色, 臉白色, 過眼線淡灰色, 頸側白色並有一黑色寬縱紋沿頰線延伸至嘴基. | 
| 繁殖地: | 繁殖於台灣中海拔 | 
| 避寒或避暑地: | 過冬於台灣, 冬季會降到低海拔. | 
| 拍攝時間: | 1/8/2015 | 
| 拍攝地點: | 新北市烏來區 | 
| 資料來源: | 以上有些資料來自台灣生命大百科及IUCN 紅皮書, 特此感謝! 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2. Picoides canicapill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Version 2014.3.  | 
| 補述: | 
資料來自於網路, 若有誤, 歡迎指正, 謝謝光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