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台北市華江橋黃小鷺大爆發! 多對黃小鷺在此繁殖並育雛, 10 幾隻黃小鷺飛來飛去, 煞是熱鬧, 老鳥友說從來沒有一次在華江橋見過這麼多黃小鷺, 可惜牠們不常飛近岸邊, 而我身邊只有 18~135mm 旅遊鏡, 拍到的照片傷眼請包涵, 黃小鷺屬於台灣普遍留鳥, 話雖說普遍, 卻不常見.
黃小鷺與栗小鷺外觀類似, 辨識重點在栗小鷺眼睛外觀非常怪異, 除了和一般鳥類一樣有圓形黑色瞳孔之外, 瞳孔外圍的虹膜還有一黑色橫紋, 和黑色瞳孔相連形成 O- 狀, 相當特殊, 而黃小鷺和一般鳥類一樣只有圓圓的黑色瞳孔, 眼睛虹膜並無黑色橫紋, 另一辨識重點在於黃小鷺初級飛羽及尾羽黑色, 飛行時特別明顯, 尾巴黑黑的就是黃小鷺, 否則是栗小鷺, 栗小鷺飛羽及尾羽皆褐色系, 並無黑色成份
↓ 幸好以前曾近距離拍過, 先 PO 兩張在此讓來客可以看清楚牠們的長相, 攝於新北市五股濕地, 12/24/2011

↓ 以前拍的, 攝於新北市五股濕地, 12/24/2011

↓ 這次拍的, 攝於台北市華江橋, 6/11/2014











中文名: | 黃小鷺 |
別名: | |
英名: | Yellow Bittern |
學名: | Ixobrychus sinensis (J. F. Gmelin, 1789) |
目名: | 鵜形目(Pelecaniformes) |
科名: | 鷺科(Ardeidae) |
種別: | 獨立種 |
保育等級: | IUCN 列為無危(Least Concern) |
出現季節及頻率: | 普遍留鳥或冬候鳥 |
主要食物: | 昆蟲、兩棲類及無脊椎動物(魚、蛙、甲殼類等等) |
棲地: | 溼地、沼澤、湖畔、潮間帶、水田 |
海拔: | 低海拔 |
習性: | 常單獨或小群於水邊蘆葦上覓食 |
特徵: | 一般特徵: 長約36公分, 全身大致為褐色, 頭頂中央是暗灰藍色, 呈中央線狀延伸至後頸, 下體白色而有褐色縱紋從頸部延伸到下腹, 翼褐色, 翼緣淡黃褐色至灰白色, 初級飛羽及尾羽黑色, 上啄中央為暗灰藍色, 眼先黃色, 下啄肉黃色, 腳綠黃色 夏羽: 冬羽: 相似鳥種: 黃小鷺與栗小鷺外觀類似, 辨識重點在栗小鷺眼睛外觀非常怪異, 除了和一般鳥類一樣有圓形黑色瞳孔之外, 瞳孔外圍的虹膜還有一黑色橫紋, 和黑色瞳孔相連形成 O- 狀, 相當特殊, 而黃小鷺和一般鳥類一樣只有圓圓的黑色瞳孔, 眼睛虹膜並無黑色橫紋, 另一辨識重點在於黃小鷺初級飛羽及尾羽黑色, 飛行時特別明顯, 尾巴黑黑的就是黃小鷺, 否則是栗小鷺, 栗小鷺飛羽及尾羽皆褐色系, 並無黑色成份 |
繁殖地: | 台灣的黃小鷺留鳥繁殖於台灣, 其他黃小鷺繁殖於中國大陸南部與東部及東南部, 日本, 朝鮮半島, 印度, 斯里蘭卡, 尼泊爾, 孟加拉, 中南半島, 印尼, 婆羅洲, 菲律賓等地 |
避寒或避暑地: | 台灣的黃小鷺留鳥不遷徙海外, 過冬於台灣 |
拍攝時間: | 6/11/2014 |
拍攝地點: | 台北市華江雁鴨自然公園 |
資料來源: | 網路 |
補述: |
資料來自於網路, 若有誤, 歡迎指正, 謝謝光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