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5日 星期三

中杜鵑(Himalayan Cuckoo), 6/22/2014

風聞新北市汐止有紅耳鵯, 雛鳥已出巢在巢邊飛來飛去, 趕過去湊熱鬧, 在拍攝紅耳鵯時, 意外聽到中杜鵑叫聲, 循聲搜尋, 果不其然, 共2隻, 似乎還蠻喜歡當地環境的, 一再回來4~5次, 可惜都停在較隱密處, 猶抱琵琶半遮面, 受限於短鏡頭, 只拍到2張較清楚的, 聊勝於無.

中杜鵑在台灣屬於普遍夏候鳥, 夏天會在台灣繁殖, 奇特的是自己不築巢也不育雛, 而是把卵下到別種鳥類的巢中, 此行為稱為托卵, 之後讓巢的主人幫牠們育雛, 堪稱一對不負責任的父母, 巢的主人有可能是鷦鶯類或白頭鶲等等, 中杜鵑體型遠大於鷦鶯或白頭鶲, 因此會看到小鳥餵大鳥的有趣畫面, 就在本文發佈前一天, 又有人拍到灰頭鷦鶯餵中杜鵑畫面, 見證托卵行為, 據說中杜鵑的雛鳥一定比鷦鶯提早破卵孵出, 雛鳥孵出後會把巢中其他的蛋全部推出巢外, 鳩佔鵲巢, 因此僅一隻存活下來, 心中存疑的是牠到底是把所有的蛋全部推出巢外, 還是只推出中杜鵑的蛋? 如果是後者, 牠怎知道那一顆是中杜鵑的蛋?那一顆是鷦鶯的蛋? 在鳥類生態中, 雛鳥競爭食物, 最後僅剩一隻存活下來的現象並不罕見, 據說唯獨杜鵑科鳥類中有45種是托卵寄生, 在蛋還沒孵出之前就把競爭對象踢出巢外, 真神奇!


↓ 攝於 6/22/2014, 新北市汐止

IMG_6848





IMG_6850





中文名:中杜鵑
俗名:筒鳥、公孫
英名:Himalayan Cuckoo, Oriental Cuckoo
學名:Cuculus saturatus
目名:鵑形目(CUCULIFORMES)
科名:杜鵑科(CUCUL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夏候鳥
主要食物:爬蟲類、小型動物、昆蟲、植物果實
棲地:丘陵地區樹林
海拔:低海拔
習性:單獨, 喜歡停在電線上、枯枝頂, 本身不築巢, 而托卵於其他鳥種的巢中, 在台灣曾有灰頭鷦鶯被托卵的紀錄, 雛鳥孵出後會把巢中的其他蛋全部推出巢外, 獨佔巢位.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32cm, 頭、胸、背為淡淡的藍灰色, 翅膀及尾羽為較深的藍灰色, 下頸略帶褐色, 眼橘黃色, 有黃色眼眶, 腹部有許多黑色橫斑, 腳橘黃色. 另有赤色型母鳥, 背面紅褐色, 上面密佈滿黑色橫紋, 腹部黃褐色, 同樣密佈黑色橫紋.
繁殖地:繁殖於喜馬拉雅山區一帶, 從巴基斯坦/尼泊爾/印度北部/緬甸北部, 到東南亞/中國南部/海南島/台灣/菲律賓.
避寒或避暑地:冬季南遷至印尼及菲律賓等地過冬, 過境東南亞, 夏季到台灣等地過夏.
拍攝時間:6/22/2014
拍攝地點:新北市汐止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2014年6月24日 星期二

紅耳鵯(Red-whiskered Bulbul), 6/22/2014

紅耳鵯在香港的公園很常見, 在台灣則為稀有引進鳥, 籠中逸鳥, 2011年5月曾出現於台北市中山北路七段219巷的鬼店附近, 當時因太晚去而失之交臂, 這次在汐止築巢育雛, 個人終於趕上熱潮, 趁午後大雨來臨前拍下這隻冠羽像龐克頭般的型鳥, 感謝鳥友及時告知鳥訊, 雛鳥應該很快就會離巢, 受限於鏡頭太短, 純記錄, 照片傷眼請包涵.


↓ 攝於新北市汐止, 6/22/2014

IMG_6621





IMG_6629





IMG_6564





IMG_6600





IMG_6839





中文名:紅耳鵯
俗名:紅頰鵯、高雞冠、高冠鳥、黑頭公
英名:Red-whiskered Bulbul
學名:Pycnonotus jocosus
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科名:鵯科(Pycnonotidae)
種別: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稀有引進鳥
主要食物:昆蟲
棲地:樹林、公園
海拔:低海拔
習性:常成群出現於樹林或公園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20~22公分, 上半身大致為褐色, 下半身大致為白色, 頭頂及後頸黑色, 有長而直立的黑色冠羽, 成鳥耳羽紅色, 因而得名, 頰白色並有一下弦月形黑條紋, 喉白色, 尾下覆羽紅色; 雌鳥類似雄鳥, 但黑色部份都換成黑褐色; 亞成鳥耳羽黑色, 尾下覆羽棕色.
夏羽:
冬羽:
相似鳥種:
繁殖地:繁殖於中國大陸南部與西南部, 印度半島, 尼泊爾, 不丹, 孟加拉, 中南半島等地.
避寒或避暑地:過冬於當地
拍攝時間:6/22/2014
拍攝地點:新北市汐止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資料來自於網路, 若有誤, 歡迎指正, 謝謝光臨.

2014年6月17日 星期二

黑腹燕鷗(Whiskered Tern), 6/11/2014

最近冬候鳥黑腹燕鷗頻頻出現北部, 包括挖仔尾/蘆堤/華江橋等等, 莫非是北返高峰期? 台北市華江橋也來了一群 10 幾隻, 再加上另一群黃小鷺飛來飛去, 正是練習追焦的好機會.


↓ 攝於台北市華江橋, 6/11/2014, 鏡頭太短, 照片傷眼請包涵

IMG_2928





IMG_3417





IMG_3459





IMG_2965





IMG_2964





IMG_2665





中文名:黑腹燕鷗
別名:中華鬚燕鷗、鬚浮鷗
英名:Whiskered Tern
學名:Chlidonias hybrida hybrida (Pallas, 1811)
目名:鴴形目(Charadriiformes)
科名:鷗科(Laridae)
種別:亞種
保育等級:IUCN 列為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冬候鳥或過境鳥
主要食物:昆蟲, 魚, 蝦, 蟹等等
棲地:海岸, 沙洲, 河口, 潟湖
海拔:低海拔
習性:冬天台南市北門潟湖則常可見數萬隻黑腹燕鷗停歇蚵架上, 常小群出現於海岸、沙洲、河口、潟湖, 覓食時以蜻蜓點水方式俯衝捕捉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25公分, 幼鳥下腹白色, 背部黃褐色並有黑褐色斑點.
夏羽: 成鳥大致為黑灰色, 頭頂黑色, 眼以下的臉頰及頸側白色, 腹黑色, 嘴與腳紅色
冬羽: 成鳥上半身大致為白灰色, 下半身白色, 頭頂黑色並密佈白斑點(整體看起來像灰色), 額頭變白, 嘴黑色, 腳暗紅色
相似鳥種:
繁殖地:繁殖於歐洲大陸, 中亞, 中東的敘利亞/伊拉克/伊朗/阿富汗, 中國大陸的山東/河北/遼寧/內蒙古等地, 俄羅斯鄂霍次克海(Sea of Okhotsk)沿岸地區等地.
避寒或避暑地:過冬或過境於非洲大部份地區, 印度半島, 中南半島, 中國大陸東南部, 南洋, 台灣, 菲律賓, 新幾內亞, 澳大利亞等地.
拍攝時間:6/11/2014
拍攝地點:台北市華江橋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資料來自於網路, 若有誤, 歡迎指正, 謝謝光臨.

2014年6月14日 星期六

黃小鷺(Yellow Bittern), 6/11/2014

今年台北市華江橋黃小鷺大爆發! 多對黃小鷺在此繁殖並育雛, 10 幾隻黃小鷺飛來飛去, 煞是熱鬧, 老鳥友說從來沒有一次在華江橋見過這麼多黃小鷺, 可惜牠們不常飛近岸邊, 而我身邊只有 18~135mm 旅遊鏡, 拍到的照片傷眼請包涵, 黃小鷺屬於台灣普遍留鳥, 話雖說普遍, 卻不常見.

黃小鷺與栗小鷺外觀類似, 辨識重點在栗小鷺眼睛外觀非常怪異, 除了和一般鳥類一樣有圓形黑色瞳孔之外, 瞳孔外圍的虹膜還有一黑色橫紋, 和黑色瞳孔相連形成 O- 狀, 相當特殊, 而黃小鷺和一般鳥類一樣只有圓圓的黑色瞳孔, 眼睛虹膜並無黑色橫紋, 另一辨識重點在於黃小鷺初級飛羽及尾羽黑色, 飛行時特別明顯, 尾巴黑黑的就是黃小鷺, 否則是栗小鷺, 栗小鷺飛羽及尾羽皆褐色系, 並無黑色成份



↓ 幸好以前曾近距離拍過, 先 PO 兩張在此讓來客可以看清楚牠們的長相, 攝於新北市五股濕地, 12/24/2011




↓ 以前拍的, 攝於新北市五股濕地, 12/24/2011




↓ 這次拍的, 攝於台北市華江橋, 6/11/2014 IMG_3032




IMG_3008




IMG_3003




IMG_3006




IMG_3010




IMG_3033




IMG_2863




IMG_3302




IMG_3235




IMG_2781




IMG_2769








中文名:黃小鷺
別名:
英名:Yellow Bittern
學名:Ixobrychus sinensis (J. F. Gmelin, 1789)
目名:鵜形目(Pelecaniformes)
科名:鷺科(Arde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IUCN 列為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留鳥或冬候鳥
主要食物:昆蟲、兩棲類及無脊椎動物(魚、蛙、甲殼類等等)
棲地:溼地、沼澤、湖畔、潮間帶、水田
海拔:低海拔
習性:常單獨或小群於水邊蘆葦上覓食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36公分, 全身大致為褐色, 頭頂中央是暗灰藍色, 呈中央線狀延伸至後頸, 下體白色而有褐色縱紋從頸部延伸到下腹, 翼褐色, 翼緣淡黃褐色至灰白色, 初級飛羽及尾羽黑色, 上啄中央為暗灰藍色, 眼先黃色, 下啄肉黃色, 腳綠黃色
夏羽:
冬羽:
相似鳥種: 黃小鷺與栗小鷺外觀類似, 辨識重點在栗小鷺眼睛外觀非常怪異, 除了和一般鳥類一樣有圓形黑色瞳孔之外, 瞳孔外圍的虹膜還有一黑色橫紋, 和黑色瞳孔相連形成 O- 狀, 相當特殊, 而黃小鷺和一般鳥類一樣只有圓圓的黑色瞳孔, 眼睛虹膜並無黑色橫紋, 另一辨識重點在於黃小鷺初級飛羽及尾羽黑色, 飛行時特別明顯, 尾巴黑黑的就是黃小鷺, 否則是栗小鷺, 栗小鷺飛羽及尾羽皆褐色系, 並無黑色成份
繁殖地:台灣的黃小鷺留鳥繁殖於台灣, 其他黃小鷺繁殖於中國大陸南部與東部及東南部, 日本, 朝鮮半島, 印度, 斯里蘭卡, 尼泊爾, 孟加拉, 中南半島, 印尼, 婆羅洲, 菲律賓等地
避寒或避暑地:台灣的黃小鷺留鳥不遷徙海外, 過冬於台灣
拍攝時間:6/11/2014
拍攝地點:台北市華江雁鴨自然公園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資料來自於網路, 若有誤, 歡迎指正, 謝謝光臨.

2014年6月8日 星期日

高蹺鴴(Black-Winged Stilt), 6/8/2014

今天目標是水雉, 到場時晚了好幾步, 聽說水雉已被鵟嚇走, 所幸現場還有7~8隻高蹺鴴, 補償水雉貢龜的遺憾, 高蹺鴴身材高挑, 腳特長, 像腳踩高蹺, 因而得名, 在台灣多為春秋過境鳥或冬候鳥, 少數會留下來繁殖, 變成留鳥, 剛躍起飛翔時, 看似跳芭蕾舞的舞者, 美麗高雅的身影, 常成為鳥友鏡頭下的主角, 高蹺鴴通常在水田或潮間帶覓食, 在台灣是最晚北返的冬候鳥之一, 像這一群到六月份還在台灣, 研判應是在北返途中經過華江橋, 稍事停留吃飽飯足後, 會繼續越洋北返其繁殖地.


↓ 攝於台北市華江橋, 6/8/2014, 鏡頭太短, 照片傷眼請包涵

IMG_2363





IMG_2364





IMG_2366





IMG_2407





IMG_2385





IMG_2389





IMG_2390





IMG_2396





↓ 高蹺鴴與小白鷺

IMG_2260





IMG_2319





IMG_2265





中文名:高蹺鴴
俗名:黑翅長腳鷸、長腳鴴、黑翅高鷸、紅腿娘子、長腳美女
英名:Black-Winged Stilt
學名:Himantopus himantopus
目名:鴴形目(Charadriiformes)
科名:反嘴鷸科(Recurvirostr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不普遍過境鳥或冬候鳥
主要食物:軟體動物、昆蟲
棲地:濕地、沼澤、河口、海岸潮間帶、水田
海拔:低海拔
習性:成群出現, 常見於海岸潮間帶、濕地、沼澤、河口、水田.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37公分, 腳粉紅色, 細長, 羽色黑白分明, 嘴喙黑色, 筆直尖細,
夏羽: 頭頂及後頸呈黑色, 與白色頸部成明顯對比, 背部及翅膀為黑色有墨綠色光澤, 其他部位為白色,
冬羽: 頭頂和後頸的黑色消失或呈略灰色, 背部墨綠色光澤消失,
相似鳥種:
繁殖地: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 北方族群繁殖於歐亞大陸及北美洲, 有多個獨立種及亞種, 在台灣多為過境鳥或過冬候鳥, 已有繁殖記錄.
避寒或避暑地:北方族群於秋冬南飛至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避寒, 南方及熱帶族群大都不遷徙, 但會擴散.
拍攝時間:6/8/2014
拍攝地點:台北市華江橋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2014年6月5日 星期四

長趾濱鷸(Long-toed Stint), 6/1/2014

長趾濱鷸(Long-toed Stint)又稱雲雀鷸, 在台灣為普遍冬候鳥, 小型水鳥, 外觀極易和紅頸濱鷸(紅胸濱鷸或穉鷸)/寬嘴鷸/小濱鷸混淆, 據網路資料顯示, 辨識重點大約是這樣: 寬嘴鷸頭頂看起來像西瓜皮紋路/嘴長/腳褐色成份較重, 紅頸濱鷸嘴短/腳黑色, 長趾濱鷸嘴短/腳黃綠色, 小濱鷸則與紅頸濱鷸極度相似, 但小濱鷸體型較小, 腿深灰色, 腿和嘴略長, 嘴端較鈍, 繁殖期小濱鷸頦及喉白色, 背具乳白色"V"字形帶斑, 胸部多深色點斑, 長趾濱鷸繁殖於俄羅斯, 世界分佈圖請見 IUCN.


↓ 攝於新北市八里挖仔尾, 6/1/2014, 鏡頭太短, 照片傷眼請包涵

IMG_9792





IMG_9794





IMG_0440





IMG_0445





IMG_9854





IMG_0375





中文名:長趾濱鷸
俗名:雲雀鷸
英名:Long-toed Stint
學名:Calidris subminuta
目名:鴴形目(Charadriiformes)
科名:鷸科(Scolopac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冬候鳥
主要食物:昆蟲, 無脊椎動物, 甲殼類
棲地:河口, 潮間帶, 潟湖, 沼澤, 水田
海拔:低海拔
習性:常單獨或小群出現於河口、潮間帶、潟湖、水田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13~16公分, 上半身大致為褐色系, 下半身大致為白色, 翼暗褐色, 翼緣灰白色或淡褐色或褐色或灰色, 嘴黑色, 嘴短, 腳黃綠色, 眉白色, 腹白色, 喉、頸與胸白色密佈淡褐色細縱斑.
夏羽: 上半身大致為暗褐色, 褐色成份較重, 下半身大致為白色
冬羽: 上半身大致為灰褐色, 灰色成份較重, 下半身大致為白色
相似鳥種:
繁殖地:繁殖於俄羅斯.
避寒或避暑地:冬季南遷至斯里蘭卡、中南半島、中國大陸的廣東廣西沿海及海南島、台灣、菲律賓、南洋、新幾內亞及澳洲等地過冬, 過境印度、中國大陸、蒙古、日本、北韓、南韓、台灣等地.
拍攝時間:6/1/2014
拍攝地點:新北市八里挖仔尾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資料來自於網路, 若有誤, 歡迎指正, 謝謝光臨.

2014年6月4日 星期三

赤足鷸(Common Redshank), 6/1/2014

赤足鷸(Common Redshank), 腳紅, 因而得名, 嘴基也紅, 上半身大致為淡灰褐色, 下半身大致為白色, 赤足鷸外觀極易和鶴鷸冬羽混淆, 辨識重點在於赤足鷸上下嘴基均為紅色, 鶴鷸僅下嘴基為紅色, 鶴鷸嘴較細長, 尖端微向下彎, 赤足鷸體型略小於鶴鷸, 鶴鷸夏羽幾近全黑, 赤足鷸夏羽淡灰褐色, 赤足鷸在台灣為普遍過境鳥/冬候鳥, 秋天到台灣後通常繼續往中南部地區遷徙, 較少停留於北部, 繁殖於歐洲北部、中亞、俄羅斯南部及東南部、喜馬拉雅地區、蒙古、中國大陸西部及北部等地, 範圍很廣, 世界分佈圖請見 IUCN.


↓ 攝於新北市八里挖仔尾, 6/1/2014, 鏡頭太短, 照片傷眼請包涵

IMG_0305





IMG_0323





IMG_0412





IMG_0411





IMG_9890





↓ 赤足鷸與長趾濱鷸, 攝於新北市八里挖仔尾, 6/1/2014, 鏡頭太短, 照片傷眼請包涵

IMG_0004





中文名:赤足鷸
俗名:紅腳鷸、東方紅腿
英名:Common Redshank, Redshank
學名:Tringa totanus
目名:鴴形目(Charadriiformes)
科名:鷸科(Scolopac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過境鳥或冬候鳥
主要食物:昆蟲, 蝦, 蟹, 無脊椎動物, 小魚, 甲殼動物
棲地:河口, 潮間帶, 潟湖, 沼澤, 水田
海拔:低海拔
習性:常單獨或小群出現於河口、潮間帶、潟湖、沼澤、水田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27~29公分, 上半身大致為淡灰褐色, 下半身大致為白色, 腳紅色, 因而得名, 嘴基紅色, 其餘嘴啄黑色, 嘴基到眼睛前緣有一道短短的白眉, 眼圈白色, 腹白色, 喉、頸與胸白色密佈暗褐色細縱斑, 飛行時腰到上背為鮮明的白色, 次級飛羽白色.
夏羽: 上半身較偏棕褐色
冬羽: 上半身顏色較暗, 嘴基與腳較沒那麼紅
相似鳥種:
繁殖地:繁殖於歐洲北部(冰島/芬蘭/丹麥/挪威/瑞典/白俄羅斯/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俄羅斯/荷蘭/比利時/德國/英倫三島)、中亞、俄羅斯南部及東南部、喜馬拉雅地區、蒙古、中國大陸西部及北部等地.
避寒或避暑地:冬季南遷至歐洲南部、非洲北部/西部/東部、阿拉伯半島、中東、印度半島、斯里蘭卡、中南半島沿海、中國大陸南部及東南部、日本、北韓、南韓、台灣、菲律賓、南洋、新幾內亞、澳洲部份地區等地.
拍攝時間:6/1/2014
拍攝地點:新北市八里挖仔尾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資料來自於網路, 若有誤, 歡迎指正, 謝謝光臨.

2014年6月3日 星期二

小燕鷗(Little Tern), 6/1/2014

小燕鷗(Little Tern), 學名 Sterna albifrons, 在台灣為局部普遍夏候鳥及過境鳥, 少部分為留鳥, IUCN 列為無危(Least Concern), 台灣列為第II級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上半身大致為白灰色, 下半身白色, 覓食時以垂直方式迅速俯衝撞入水中捕魚蝦蟹, 濺起水花, 不像鳳頭燕鷗以斜斜俯衝方式捕捉, 據說小燕鷗愛吃丁香魚, 故澎湖漁民也稱之為 "丁香鳥", 繁殖於歐洲大部份地區, 非洲北部部份海岸, 亞洲西部/中部/遠東/南部地區, 澳大拉西亞(Australasia: 泛指澳洲、紐西蘭及附近南太平洋), 過冬於非洲大部份海岸, 阿拉伯半島海岸, 印度半島西部及南部海岸, 中南半島海岸, 南洋, 台灣, 菲律賓, 新幾內亞, 澳大利亞, 紐西蘭, 世界分佈圖請見 IUCN.


↓ 攝於新北市八里挖仔尾, 6/1/2014, 鏡頭太短, 照片傷眼請包涵

IMG_0706





IMG_0707





IMG_0638





IMG_0643





IMG_0499





IMG_0534





IMG_0764





IMG_0650





IMG_0693





↓ 影片, 攝於新北市八里挖仔尾, 6/1/2014, 鏡頭太短, 請見諒



中文名:小燕鷗
俗名:白額燕鷗、丁香鳥、海燕仔
英名:Little Tern
學名:Sterna albifrons
目名:鴴形目(Charadriiformes)
科名:鷗科(Lar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IUCN 列為無危(Least Concern), 台灣列為第II級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出現季節及頻率:局部普遍過境鳥或冬候鳥
主要食物:魚, 蝦, 蟹等等
棲地:海岸, 沙洲, 河口, 潟湖
海拔:低海拔
習性:常小群出現於海岸、沙洲、河口、潟湖, 覓食時以迅速垂直俯衝方式獵捕, 不像鳳頭燕鷗以斜斜俯衝方式捕捉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25~28公分, 上半身大致為白灰色, 下半身白色(包括喉、頸、胸、腹與尾下覆羽), 頭頂及後頸黑色, 額頭白色, 嘴黃色, 嘴尖黑色, 腳橘黃色, 翼灰白色, 初級飛羽最外緣黑色(越靠近內側越白), 尾羽分叉長; 幼鳥類似成鳥冬羽, 頭上黑色部份變窄變暗, 額頭帶有褐色成份, 肩及背有鱗片狀白斑與U形褐色斑.
夏羽: 頭頂黑色, 眼前緣有一黑斑延伸至嘴基逐漸變尖, 三角形白色額頭, 嘴黃色, 腳橘黃色
冬羽: 頭頂黑色部份變小, 額頭較灰, 嘴黑色, 腳暗橘褐色, 尾羽分叉較短
相似鳥種:
繁殖地:繁殖於歐洲大部份地區, 非洲北部部份海岸, 亞洲西部/中部/遠東/南部地區, 澳大拉西亞(Australasia: 泛指澳洲、紐西蘭及附近南太平洋)等地.
避寒或避暑地:過冬或過境於非洲大部份海岸, 阿拉伯半島海岸, 印度半島西部及南部海岸, 中南半島海岸, 南洋, 台灣, 菲律賓, 新幾內亞, 澳大利亞, 紐西蘭等地.
拍攝時間:6/1/2014
拍攝地點:新北市八里挖仔尾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資料來自於網路, 若有誤, 歡迎指正, 謝謝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