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鴨是台灣最普遍的雁鴨科冬候鳥之一, 另一種最普遍的雁鴨科冬候鳥為花嘴鴨, 小水鴨每年約九月開始陸續抵達台灣, 於隔年三月開始北返, 台北地區最常棲息於華江雁鴨公園及關渡濕地, 剛到台灣時是樸素的冬羽(非繁殖羽), 不易辨別雌雄, 之後才會慢慢換成鮮艷的繁殖羽.
雄鳥, 攝於台北市中興橋下, 2/5/2012
雌鳥, 攝於台北市華江橋下, 10/24/2012
和鷹斑鷸對照, 攝於台北市華江橋下, 10/21/2012
影片, 攝於台北市華江橋下, 10/16/2012
影片, 攝於台北市中興橋下, 2/5/2012
| 中文名: | 小水鴨 | 
| 英名: | Common Teal, Eurasian Teal, Green-winged Teal, Teal | 
| 別名: | 綠翅鴨、小鴨、小麻鴨、巴鴨、小蜆鴨、小食鴨、小鳧、刁鴨 | 
| 學名: | Anas crecca crecca (Linnaeus, 1758) | 
| 目名: | 雁形目(Anseriformes) | 
| 科名: | 雁鴨科(Anatidae) | 
| 種別: | 亞種 | 
| 保育等級: | 無危(Least Concern) | 
| 出現季節及頻率: | 普遍冬候鳥 | 
| 主要食物: | 水生動植物 | 
| 棲地: | 濕地、水域、河口、沼澤 | 
| 海拔: | 低海拔 | 
| 習性: | 常成群出現於潮間帶、濕地、沼澤、潮間帶 | 
| 特徵: | 一般特徵: 長約 38 cm, 嘴、腳黑色 夏羽: 冬羽: 雄鳥冬羽頭頂有很寬的栗褐色中央線, 中央線兩邊有接近白色的細邊線, 眼睛周圍至後頸側為綠色, 看似綠色大逗點, 大逗點的輪廓也有接近白色的細邊線, 頭臉頸的其餘部分為栗褐色, 雙翅收攏時體側有一明顯的白色斑線, 尾下覆羽黑色, 兩側為一大片三角形乳黃色. 體側及背部密佈灰藍色細紋, 腹白色, 胸白色且密佈黑點 ; 雌鳥冬羽全身大致為褐色, 羽緣接近白色, 沒有類似雄鳥的綠色大逗點, 體側也沒有白色斑線. 有黑色過眼線. 相似鳥種:  | 
| 繁殖地: | 北美洲北部、歐洲北部、亞洲北部等地 | 
| 避寒或避暑地: | 冬季南飛至中美洲、非洲中部、印度次大陸、東南亞、菲律賓、中國海南、廣東、福建、台灣等地避寒 | 
| 拍攝時間: | 2/5/2012, 10/16/2012, 10/21/2012, 10/24/2012 | 
| 拍攝地點: | 台北市華江橋下/中興橋下 | 
| 資料來源: | 網路 | 
| 補述: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