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留鳥:在台灣地區整年出現且有繁殖記錄的鳥種
以下資料都從網路搜尋得來, 若有誤, 歡迎指正. 
| 中文名: | 麻雀 | 
| 俗名: | |
| 英名: | Eurasian Tree Sparrow | 
| 學名: | Passer Montanus | 
| 目名: | 燕雀目(Order Passeriformes) | 
| 科名: | 文鳥科(Family Ploceidae) | 
| 種別: | |
| 保育等級: | 無 | 
| 依停留時間劃分: | 留鳥 | 
| 依出現頻率劃分: | 普遍 | 
| 主要食物: | 穀食性, 種子, 果實 | 
| 棲地: | 住宅附近, 農地, 草原 | 
| 海拔: | 低海拔 | 
| 習性: | 群居 | 
| 拍攝時間: | 2011/3/29 | 
| 拍攝地點: | 中正紀念堂 | 
| 資料來源: | 網路 | 
| 補述: | 以跳躍方式前進 | 
| 中文名: | 白頭翁 | 
| 俗名: | |
| 英名: | Chinese Bulbul | 
| 學名: | Pycnonotus sinensis | 
| 目名: | 燕雀目(Order Passeriformes) | 
| 科名: | 鵯科(Family Pycnonotidae) | 
| 種別: | 台灣特有亞種 | 
| 保育等級: | 無 | 
| 依停留時間劃分: | 留鳥 | 
| 依出現頻率劃分: | 普遍 | 
| 主要食物: | 雜食性, 種子, 果實, 昆蟲 | 
| 棲地: | 公園, 闊葉林 | 
| 海拔: | 低海拔, 中海拔 | 
| 習性: | 單獨 | 
| 拍攝時間: | 2011/3/29 | 
| 拍攝地點: | 中正紀念堂 | 
| 資料來源: | 網路 | 
| 補述: | 喜高踞枝頭, 常在公園吃雀榕果實, 會驅趕綠繡眼, 不讓綠繡眼分食 | 
| 中文名: | 灰樹鵲 | 
| 俗名: | 樹鵲 | 
| 英名: | Gray TreePie | 
| 學名: | Dendrocitta formosae | 
| 目名: | 燕雀目(Order Passeriformes) | 
| 科名: | 鴉科(Family Corvidae) | 
| 種別: | 台灣特有亞種 | 
| 保育等級: | 無 | 
| 依停留時間劃分: | 留鳥 | 
| 依出現頻率劃分: | 普遍 | 
| 主要食物: | 雜食性, 種子, 果實, 昆蟲 | 
| 棲地: | 公園, 闊葉林 | 
| 海拔: | 低海拔, 中海拔 | 
| 習性: | 群居 | 
| 拍攝時間: | 2011/4/2 | 
| 拍攝地點: | 大安森林公園 | 
| 資料來源: | 網路 | 
| 補述: | 常出現於公園之闊葉樹上, 偶爾吃雀榕果實, 分布於尼泊爾、不丹、印度、安達曼群島、緬甸、泰國、 寮國、汶萊、台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東部、西部、海南等地  | 
| 中文名: | 灰斑鳩 | 
| 俗名: | 灰鴿子 | 
| 英名: | Eurasian Collared Dove | 
| 學名: | Streptopelia decaocto | 
| 目名: | 鴿形目(Order Columbiformes) | 
| 科名: | 鳩鴿科(Family Columbidae) | 
| 種別: | |
| 保育等級: | 無 | 
| 依停留時間劃分: | 留鳥 | 
| 依出現頻率劃分: | 普遍 | 
| 主要食物: | 穀食性, 種子 | 
| 棲地: | 住宅附近 | 
| 海拔: | |
| 習性: | 群居 | 
| 拍攝時間: | 2011/1/14 | 
| 拍攝地點: | 中正紀念堂 | 
| 資料來源: | 網路 | 
| 補述: | 分布於溫帶地區的歐洲部分地區、中亞、中國和緬甸 | 
| 中文名: | 喜鵲 | 
| 俗名: | 飛駁鳥, 乾鵲, 四喜鵲, 神女, 客鳥 | 
| 英名: | Common Magpie | 
| 學名: | Pica pica | 
| 目名: | 燕雀目(Order Passeriformes) | 
| 科名: | 鴉科(Family Corvidae) | 
| 種別: | |
| 保育等級: | 應予保育 | 
| 依停留時間劃分: | 留鳥 | 
| 依出現頻率劃分: | 普遍 | 
| 主要食物: | 雜食性, 種子, 果實, 昆蟲 | 
| 棲地: | 林地, 草原, 農地 | 
| 海拔: | 低海拔 | 
| 習性: | |
| 拍攝時間: | 2011/2/28 | 
| 拍攝地點: | 中正紀念堂 | 
| 資料來源: | 網路 | 
| 補述: | 很久以前為引進種, 喜鵲是全世界廣泛分布的鳥類, 歐洲、亞洲大部可見本物種,  非洲北部和北美洲西部亦可見本物種  | 
| 中文名: | 夜鷺 | 
| 俗名: | 山家麻鷺, 麻團, 水駱駝, 暗光鳥 | 
| 英名: | Black-crowned Night Heron | 
| 學名: | Nycticorax nycticorax | 
| 目名: | 鸛形目(Order Ciconiiformes) | 
| 科名: | 鷺科(Family Ardeidae) | 
| 種別: | |
| 保育等級: | 無 | 
| 依停留時間劃分: | 留鳥 | 
| 依出現頻率劃分: | 普遍 | 
| 主要食物: | 肉食性, 魚, 蝦, 昆蟲 | 
| 棲地: | 濕地, 農耕地, 溪流, 沼澤, 水池邊 | 
| 海拔: | 低海拔 | 
| 習性: | 群居, 單獨 | 
| 拍攝時間: | 2011/3/29 | 
| 拍攝地點: | 中正紀念堂 | 
| 資料來源: | 網路 | 
| 補述: | 夜鷺是分布非常廣泛的一種鳥類, 分布遍及歐亞大陸、非洲,  整個美洲大陸及東南亞等地  | 
| 中文名: | 小白鷺 | 
| 別名: | 白鷺鷥 | 
| 英名: | Little Egret | 
| 學名: | Egretta garzetta garzetta (Linnaeus, 1766) | 
| 目名: | 鵜形目(Pelecaniformes) | 
| 科名: | 鷺科(Ardeidae) | 
| 種別: | 亞種 | 
| 保育等級: | 白色型小白鷺被 IUCN 列為無危(Least Concern) | 
| 出現季節及頻率: | 白色型小白鷺為普遍留鳥 | 
| 主要食物: | 昆蟲, 魚, 蝦, 蟹等等 | 
| 棲地: | 海岸, 沙洲, 河口, 潮間帶, 潟湖, 濕地, 農耕地, 水田, 溪流, 沼澤, 水池邊 | 
| 海拔: | 低海拔 | 
| 習性: | 成群或單獨出現於水池邊、溪流、海岸、沙洲、河口、潮間帶、潟湖等地, 覓食時會以腳撥弄水底嚇出蝦蟹等等, 方便捕捉 | 
| 特徵: | 一般特徵: 長約61公分, 白色型小白鷺全身大致白色. 夏羽(繁殖羽): 枕部具有2~3條細長白色飾羽, 背部及下頸有細簑羽 冬羽(非繁殖羽): 飾羽及簑羽皆脫落 相似鳥種:  | 
| 繁殖地: | 暗色型小白鷺繁殖於何處尚未知, 白色型小白鷺繁殖於歐亞大陸比較低緯度地區, 如法國、西班牙、義大利、希臘、烏克蘭、喬治亞、土耳其、伊拉克、哈薩克、烏茲別克、土庫曼、喜瑪拉雅地區、中國大陸中緯度地區等地. | 
| 避寒或避暑地: | 白色型小白鷺過冬或過境於非洲大部份地區、阿拉伯半島、伊朗、印度半島、中南半島、中國大陸南部及東南部、南洋、台灣、菲律賓、新幾內亞、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 | 
| 拍攝時間: | 3/29/2011 | 
| 拍攝地點: | 自由廣場(中正紀念堂) | 
| 資料來源: | 網路 | 
| 補述: | 
| 中文名: | 家鴿 | 
| 俗名: | 原鴿, 東方藍石鴿, 野鴿 | 
| 英名: | Rock Dove | 
| 學名: | Columba livia | 
| 目名: | 鴿形目(Order Columbiformes) | 
| 科名: | 鳩鴿科(Family Columbidae) | 
| 種別: | |
| 保育等級: | 無 | 
| 依停留時間劃分: | 留鳥 | 
| 依出現頻率劃分: | 普遍 | 
| 主要食物: | 果食性, 種子, 果實 | 
| 棲地: | 林地, 草原 | 
| 海拔: | |
| 習性: | |
| 拍攝時間: | 2011/3/30 | 
| 拍攝地點: | 中正紀念堂 | 
| 資料來源: | 網路 | 
| 補述: | 分布於印度次大陸的部分地區、古北界南部, 引種至世界各地 | 
| 中文名: | 紅嘴黑鵯 | 
| 俗名: | |
| 英名: | Black bulbul | 
| 學名: | Hypsipetes leucocephalus | 
| 目名: | 燕雀目(Order Passeriformes) | 
| 科名: | 鵯科(Family Pycnonotidae) | 
| 種別: | 台灣特有亞種 | 
| 保育等級: | 無 | 
| 依停留時間劃分: | 留鳥 | 
| 依出現頻率劃分: | 普遍 | 
| 主要食物: | 雜食性, 種子, 果實, 昆蟲 | 
| 棲地: | 林地 | 
| 海拔: | 低海拔, 中海拔 | 
| 習性: | 群居 | 
| 拍攝時間: | 2011/4/3 | 
| 拍攝地點: | 大安森林公園 | 
| 資料來源: | 網路 | 
| 補述: | 紅嘴, 紅腳, 龐客頭, 常在公園吃雀榕果實, 棲息地從馬達加斯加、印度洋島嶼到亞洲的南部熱帶區印度、斯里蘭卡東部、中國南部  | 
| 中文名: | 翠鳥 | 
| 俗名: | 魚狗, 天狗, 魚獅, 川翡翠, 柳翠, 魚虎,  水狗, 釣魚翁  | 
| 英名: | Common Kingfisher | 
| 學名: | Alcedo atthis | 
| 目名: | 佛法僧目(Order Coraciiformes) | 
| 科名: | 翡翠科(Family Alcedinidae) | 
| 種別: | |
| 保育等級: | 無 | 
| 依停留時間劃分: | 留鳥 | 
| 依出現頻率劃分: | 普遍 | 
| 主要食物: | 魚食性, 魚類 | 
| 棲地: | 水域 | 
| 海拔: | 低海拔, 中海拔 | 
| 習性: | 單獨 | 
| 拍攝時間: | 2011/2/28, 2012/1/9 | 
| 拍攝地點: | 中正紀念堂, 台北市植物園 | 
| 資料來源: | 網路 | 
| 補述: | 公鳥上下啄均為黑色, 母鳥上啄黑色, 下啄橘紅色, 迅速俯衝捕魚, 空中振翅再俯衝捕魚, 絕大多數的種類分布在舊大陸和澳大利亞  | 
| 中文名: | 五色鳥 | 
| 俗名: | 花和尚, 中國大陸稱為黑眉擬啄木鳥 | 
| 英名: | Muller's Barbet | 
| 學名: | Megalaima oorti | 
| 目名: | 鴷形目(Order Piciformes) | 
| 科名: | 五色鳥科(Family Capitonidae) | 
| 種別: | 台灣特有亞種 | 
| 保育等級: | 無 | 
| 依停留時間劃分: | 留鳥 | 
| 依出現頻率劃分: | 普遍 | 
| 主要食物: | 雜食性, 果實, 昆蟲 | 
| 棲地: | 林地, 闊葉林及濃密之次生林 | 
| 海拔: | 低海拔, 中海拔 | 
| 習性: | 群居, 單獨 | 
| 拍攝時間: | 2011/4/3 | 
| 拍攝地點: | 大安森林公園 | 
| 資料來源: | 網路 | 
| 補述: | 叫聲類似敲木魚"郭, 郭郭郭郭", 在繁殖時會啄樹洞築巢, 分布於亞洲、非洲、中南美洲、西印度等地  | 
| 中文名: | 斑頸鳩 | 
| 俗名: | 珠頸斑鳩、花脖鳩、鹿子鳩 | 
| 英名: | Eastern Spotted Dove, Spotted Dove | 
| 學名: | Spilopelia chinensis | 
| 目名: | 鴿形目(Order Columbiformes) | 
| 科名: | 鳩鴿科(Family Columbidae) | 
| 種別: | 台灣特有亞種 | 
| 保育等級: | 無 | 
| 依停留時間劃分: | 留鳥 | 
| 依出現頻率劃分: | 普遍 | 
| 主要食物: | 果食性, 果實, 種子 | 
| 棲地: | 林地, 草原 | 
| 海拔: | 0~1100m | 
| 習性: | 群居 | 
| 拍攝時間: | 2011/5/11 | 
| 拍攝地點: | 台北市文山區 | 
| 資料來源: | 網路 | 
| 補述: | 頸後為珍珠狀斑, 分布於台灣, 為台灣特有亞種 | 
| 中文名: | 褐頭鷦鶯 | 
| 俗名: | 台灣鷦鶯、眉羽團扇鷦鶯 | 
| 英名: | Plain Prinia | 
| 學名: | Prinia inornata | 
| 目名: | 燕雀目(Order Passeriformes) | 
| 科名: | 鶯亞科(Family Sylviidae) | 
| 種別: | 台灣特有亞種 | 
| 保育等級: | |
| 依停留時間劃分: | 留鳥 | 
| 依出現頻率劃分: | 普遍 | 
| 主要食物: | 蟲食性, 昆蟲 | 
| 棲地: | 草原, 農耕地 | 
| 海拔: | 0~1100m | 
| 習性: | 單獨 | 
| 拍攝時間: | 2011/6/12, 2012/1/27 | 
| 拍攝地點: | 五股, 台北市文山區, 台北市新店區 | 
| 資料來源: | 網路 | 
| 補述: | 台灣特有亞種, 頭部和體背皆為褐色, 有明顯之黃褐色眉斑,  夏天公鳥嘴幾乎全黑, 雌鳥嘴尖部也有黑色但較公烏短, 冬天公鳥的嘴部由全黑變黃褐色, 只有尖部微黑, 母鳥幾乎看不見黑色  | 
| 中文名: | 家燕 | 
| 俗名: | 拙燕 | 
| 英名: | Barn Swallow | 
| 學名: | Hirundo rustica | 
| 目名: | 燕雀目(Order Passeriformes) | 
| 科名: | 燕科(Family Hirundinidae) | 
| 種別: | |
| 保育等級: | |
| 依停留時間劃分: | 留鳥, 過境鳥 | 
| 依出現頻率劃分: | 普遍 | 
| 主要食物: | 蟲食性, 昆蟲 | 
| 棲地: | 空中 | 
| 海拔: | 0~2400m | 
| 習性: | 成群 | 
| 拍攝時間: | 2011/6/5 | 
| 拍攝地點: | 關渡 | 
| 資料來源: | 網路 | 
| 補述: | 喉紅褐色, 上胸有黑色橫帶, 胸腹白色, 尾羽分叉深, 背面黑色而有藍色光澤,  除了極地與海洋性島嶼外,分布世界各地  | 
| 中文名: | 磯鷸 | 
| 俗名: | 夏鷸 | 
| 英名: | Common Sandpiper | 
| 學名: | Tringa hypoleucos | 
| 目名: | 鸛形目(Order Ciconiiformes) | 
| 科名: | 鷸科(Family Scolopacidae) | 
| 種別: | |
| 保育等級: | 無 | 
| 依停留時間劃分: | 冬候鳥, 留鳥 | 
| 依出現頻率劃分: | 普遍 | 
| 主要食物: | 肉食性, 昆蟲、軟體動物 | 
| 棲地: | 濕地, 海邊, 稻田, 溪流或泥灘地 | 
| 海拔: | 0~50m | 
| 習性: | 單獨 | 
| 拍攝時間: | 2011/12/24 | 
| 拍攝地點: | 新北市五股區 | 
| 資料來源: | 網路 | 
| 補述: | 普遍冬候鳥, 部份為留鳥, 背部為淡黑褐色, 有白色眉斑, 黑色過眼線;  胸側有褐灰色斑塊, 臉頰及前胸有褐色縱斑, 腳淺橄欖綠; 最大特徵為翅膀與上胸交接處有上凹的白色斑; 飛行或走動時, 尾羽會不停地上下擺動; 繁殖於歐洲, 亞洲, 冬季南飛至非洲、印度、東南亞、台灣、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地.  | 
| 中文名: | 巨嘴鴉 | 
| 俗名: | 烏鴉、大嘴鴉、土老鴉 | 
| 英名: | Large-billed Crow, Jungle Crow | 
| 學名: | Corvus macrorhynchos | 
| 目名: | 燕雀目(Order Passeriformes) | 
| 科名: | 鴉科(Family Corvidae) | 
| 種別: | |
| 保育等級: | |
| 依停留時間劃分: | 留鳥 | 
| 依出現頻率劃分: | 普遍 | 
| 主要食物: | 雜食性, 昆蟲, 種子, 果實 | 
| 棲地: | 林地、山區 | 
| 海拔: | 中低海拔 | 
| 習性: | 成群 | 
| 拍攝時間: | 2012/1/8 | 
| 拍攝地點: | 新北市烏來區 | 
| 資料來源: | 網路 | 
| 補述: | 台灣普遍留鳥, 分布於中低海拔之山林, 全身大致為黑色, 嘴大而粗厚;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