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東方紅胸鴴來台數量可用大爆發來形容, 本來很稀有的過境鳥東方紅胸鴴突然一群一群出現北中南各地, 各地鳥友雨露均沾, 喜出望外, 成為最近最紅的鳥! 東方紅胸鴴主要繁殖於蒙古, 度冬於澳洲, 過境台灣、中國大陸東部、東南亞等地, 因雄鳥繁殖羽胸部紅褐色而得名, 通常成群於旱田覓食, 主食昆蟲, 也吃一點種子.
↓ 這隻落單, 幸好有一隻同樣來自澳洲的燕鴴作伴, 攝於 4/2/2016, 新北市金山三界壇下六股.







↓ 喜歡旱田, 攝於 4/2/2016, 新北市金山三界壇下六股.

| 中文名: | 東方紅胸鴴 | 
| 英名: | Oriental Plover, Oriental Dotterel | 
| 別名: | 紅胸鴴 | 
| 學名: | Charadrius veredus (Gould, 1848) | 
| 目名: | 鴴形目(Charadriiformes) | 
| 科名: | 鴴科(Charadriidae) | 
| 種別: | 獨立種 | 
| 保育等級: | 無危(Least Concern) | 
| 出現季節及頻率: | IUCN列為迷鳥, 大部份人列為稀有過境鳥 | 
| 主要食物: | 昆蟲、種子等等 | 
| 棲地: | 旱田、草原、濕地等等 | 
| 海拔: | 低海拔 | 
| 習性: | 常成群於旱田覓食 | 
| 特徵: | 一般特徵: 長約22~25cm, 雄成鳥繁殖羽頭、頸、臉與喉灰白色, 背及覆羽灰褐色, 飛羽黑色, 胸紅褐色, 下胸有一黑帶, 腹、脇及尾下覆羽白色, 尾羽暗褐色, 嘴黑色, 腳淡橙黃色; 雌成鳥繁殖羽似雄鳥, 但胸橙褐色, 下胸無黑帶, 頭橙褐色, 前額白色, 雌雄非繁殖羽外觀類似雌成鳥繁殖羽, 但胸、頸、臉的褐色較淡. 夏羽: 冬羽: 相似鳥種:  | 
| 繁殖地: | 主要繁殖於蒙古, 少數繁殖於中國大陸內蒙古, 俄羅斯與蒙古交界地區 | 
| 避寒或避暑地: | 冬季遷徙至澳洲度冬 | 
| 拍攝時間: | 4/2/2016 | 
| 拍攝地點: | 新北市金山三界壇下六股 | 
| 資料來源: | |
| 補述: | 
資料來自於網路, 若有誤, 歡迎指正, 謝謝光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