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眉黃鶲在台灣被列為稀有過境鳥, 但鳥界對於黃眉黃鶲並不陌生, 每年總會光顧野柳, 雖名列稀有, 實際已被拍成普鳥, 偶會現身台北植物園, 據估計其數量在全球大概有幾萬到10萬之間, IUCN把牠們列為無危(Least Concern), 資料來源: 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2. Ficedula narcissina.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2: e.T22709328A39800958. http://dx.doi.org/10.2305/IUCN.UK.2012-1.RLTS.T22709328A39800958.en . Downloaded on 11 October 2015.
據說黃眉黃鶲分三亞種, 分別為黑背亞種、黃綠背亞種與暗綠背亞種, 其中, "黑背亞種" 即指名亞種, 學名 Ficedula narcissina narcissina (Temminck, 1836), 雄鳥背面為深黑色, 繁殖於庫頁島至日本四大島; "黃綠背亞種" 學名 Ficedula narcissina elisae (Weigold, 1922), 繁殖於中國大陸的山西或河北或內蒙古一帶, 據說此亞種有一族群最近被描述為另一獨立新種,即北京姬鶲 Ficedula beijingnica; "暗綠背亞種" 學名 Ficedula narcissina owstoni (Bangs, 1901), 為琉球的留鳥, 故又名琉球鶲或琉球姬鶲, 背面帶綠褐色, 比指名亞種略小; 這次野柳這一隻是亞成鳥, 可能是來自琉球的亞種(暗綠背亞種), 資料來源: 臺灣生命大百科蔡牧起與丁宗蘇, 授權方式為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 鏡頭短, 照片傷眼, 謝謝包涵! 攝於野柳, 4/22/2015




↓ 攝於野柳, 4/23/2015

↓ 攝於野柳, 4/26/2015

| 中文名: | 黃眉黃鶲 | 
| 別名: | 黃眉姬鶲 | 
| 英名: | Narcissus Flycatcher | 
| 學名: | Ficedula narcissina | 
| 目名: | 雀形目(Passeriformes) | 
| 科名: | 鶲科(Muscicapidae) | 
| 種別: | 亞種 | 
| 保育等級: | 無危(Least Concern) | 
| 出現季節及頻率: | 稀有過境鳥 | 
| 主要食物: | 昆蟲、無脊椎動物等等 | 
| 棲地: | 森林 | 
| 海拔: | 低海拔 | 
| 習性: | 常單獨活動 | 
| 特徵: | 一般特徵: 長約14公分, "黑背亞種" 的雄鳥上體大致為黑色, 下體大致為橘黃色, 眉線黃色, 喉橘色並延伸到腹部且慢慢變淡成黃色, 下腹白色, 嘴腳黑色, 翼黑色, 從背面看, 翼中央有橘黃色寬縱斑, 翼左右各有一白色縱斑; "暗綠背亞種" 的雄鳥上體在頭頂後半部、後頸、背部及翼側都是灰褐色, 上體其餘部份為黑色, 下體大致相同於 "黑背亞種"; 雌鳥外觀與雄鳥迥異, 雌鳥上體大致為淺灰褐色, 頭頂、臉頰及背部染有淡淡黃綠色, 下體大致為污白色, 並染有淡淡黃綠色, 嘴腳黑色. 夏羽: 冬羽: 相似鳥種:  | 
| 繁殖地: | 主要繁殖於日本、琉球群島、中國大陸的山西或河北或內蒙古一帶、庫頁島等等 | 
| 避寒或避暑地: | 冬季南遷至海南島、馬來西亞、泰國、越南、馬來群島、印尼、菲律賓群島等地避寒 | 
| 拍攝時間: | 4/22/2015 | 
| 拍攝地點: | 野柳 | 
| 資料來源: | 臺灣生命大百科蔡牧起與丁宗蘇, 授權方式為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2. Ficedula narcissina.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2: e.T22709328A39800958. http://dx.doi.org/10.2305/IUCN.UK.2012-1.RLTS.T22709328A39800958.en . Downloaded on 11 October 2015.  | 
| 補述: | 
資料來自於網路, 若有誤, 歡迎指正, 謝謝光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