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1日 星期二

青背山雀(Green-backed Tit), 3/9/2015

青背山雀也屬台灣低中海拔普遍留鳥, 台灣特有亞種, 全球僅見於台灣, 數量估計約數萬隻, 冬天會降遷到低海拔避寒, 常與其他中海拔鳥類混群, 在台中大雪山林道觀察發現牠們也吃山桐子果實, 而青背山雀也非大雪山林道獨有, 也分佈於其他低中海拔山區, 冬天甚少下到烏來避寒, 卻是大雪山林道、杉林溪、奧萬大森林、桃園拉拉山及雪霸國家公園的常客.

台灣赫赫有名的拍鳥聖地 - 台中大雪山林道, 是台灣本土中海拔留鳥的重要棲息地, 住著許多低海拔看不到的本土鳥類, 例如帝雉、藍腹鷴、栗背林鴝、白眉林鴝、紅頭山雀、青背山雀、煤山雀、綠啄木、大赤啄木、鷦鷯、黃羽鸚嘴、火冠戴菊、灰鷽、金翼白眉、棕面鶯、星鴉等等, 其中包含許多全球獨一無二的台灣特有種或台灣特有亞種, 賞鳥人走一趟大雪山林道, 終身難忘. 可惜我鏡頭短, 照片傷眼, 請包涵, 謝謝!


↓ 青背山雀, 停在山桐子上, 鏡頭短, 照片傷眼, 請包涵, 謝謝! 攝於台中大雪山林道, 3/9/2015

IMG_9744 青背山雀 Green-backed Tit





IMG_9850 青背山雀 Green-backed Tit





IMG_9851 青背山雀 Green-backed Tit





中文名:青背山雀
別名:綠背山雀
英名:Green-backed Tit
學名:Parus monticolus insperatus (Swinhoe, 1866)
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科名:山雀科(Paridae)
種別:台灣特有亞種
保育等級:因印度半島最北部、中國大陸及中南半島北部各有不同亞種而被 IUCN 列為無危(Least Concern), 台灣保育法列為第III級其他應予保育野生動物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留鳥
主要食物:昆蟲、果實、漿果或嫩葉等等
棲地:低中海拔闊葉林及針闊葉混合林之上層
海拔:低中海拔
習性:常單獨或成對出現於樹林上層, 常與其他中海拔鳥類混群
特徵:一般特徵: 長約12公分, 頭、頸、喉及上胸黑色, 並與黃色腹部的寬闊黑色中央線相連, 臉有大片白斑但不佔滿全臉, 背黃綠色, 故名, 後頸有白斑, 翼灰藍色, 覆羽有二條白色翼帶, 此點有別於大山雀(白頰山雀)的覆羽只有一條白色翼帶, 肋黃色, 腰灰色, 嘴黑色, 腳灰黑色
夏羽:
冬羽:
相似鳥種:
繁殖地:繁殖於印度半島最北部(包含巴基斯坦、不丹、尼泊爾、印度最北部)、中南半島北部(包含緬甸、寮國、越南)、中國大陸中西部及西南部、台灣等等
避寒或避暑地:台灣的青背山雀不遷徙海外, 而是過冬於台灣
拍攝時間:3/9/2015
拍攝地點:台中大雪山林道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資料來自於網路, 若有誤, 歡迎指正, 謝謝光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