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4日 星期一

翻石鷸(Ruddy Turnstone), 5/15/2012

這次在挖仔尾的主要目標是黑面琵鷺, 沒想到卻意外拍到幾種未曾拍過的水鳥, 這隻翻石鷸也是其中之一, 初次見面, 印象最深的是它那黑白相間的頸部與胸部, 遠遠的就可以辨認出它.

翻石鷸在台灣為普遍過境鳥或不普遍冬候鳥, 會翻開石頭, 找尋躲在下面的獵物, 故名翻石鷸.


攝於 5/15/2012, 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




攝於 5/15/2012, 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




影片, 攝於5/15/2012, 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




中文名:翻石鷸
俗名:鶇鷸、猿濱鷸、京條鷸、京女鷸
英名:Ruddy Turnstone
學名:Arenaria interpres
目名:鴴形目(Charadriiformes)
科名:鷸科(Scolopacidae)
種別:獨立種
保育等級:IUCN 列為無危(Least Concern)
出現季節及頻率:普遍過境鳥或不普遍冬候鳥
主要食物:昆蟲, 軟體動物
棲地:濕地, 河口, 海岸潮間帶
海拔:低海拔
習性:單獨出現, 常見於海岸潮間帶、濕地、河口. 會翻開石頭, 找尋躲在下面的獵物, 故名翻石鷸.
特徵:一般特徵:長約23公分
繁殖羽(夏羽): 臉、喉與腹部白色, 胸部黑色, 下體白色, 臉上有極顯眼的反C形黑色寬條紋, 亦有極顯眼的ㄈ形黑色寬條紋從頸側延伸到胸側再延伸至背部, 嘴短, 嘴喙黑色, 腳橘紅色, 翅膀及尾羽以黑色與栗紅色為主, 頭上有黑色細縱紋. 
非繁殖羽(冬羽): 顏色較淡, 翅膀及尾羽為灰黑色, 羽緣淺紅褐色.
相似鳥種:
繁殖地:廣泛分布於全球, 東亞族群繁殖於西伯利亞北極圈帶.
避寒或避暑地:東亞族群冬季南遷至中國大陸南方、東南亞、澳洲及紐西蘭等地過冬.
拍攝時間:5/15/2012
拍攝地點: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
資料來源:網路
補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