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搞錯? 新北市永和4號公園竟然有白尾鴝, 鳥友都知道白尾鴝是台灣本土中海拔留鳥, 怎會跑到大都會公園? 這隻白尾鴝左腳及頭側受傷, 合理推測可能是遭到棄養的籠中逸鳥, 白尾鴝分佈範圍海拔約500公尺~2500公尺, 棲地包括陽明山國家公園、雪霸國家公園、宜蘭太平山、太魯閣國家公園、玉山國家公園及墾丁國家公園等等, 天氣太冷時, 台灣中海拔留鳥會降遷到低海拔避寒, 通常只下降到牠們棲地的山下, 並不會跑到平地城鄉地區.
白尾鴝名列台灣特有亞種, 台灣保育法列為第III級其他應予保育之野生動物, 台灣不普遍留鳥, 整年留在台灣不遷徙海外.
↓ 攝於新北市永和 4/29/2016




↓ 左腳受傷, 站立時左腳高高提起

| 中文名: | 白尾鴝 | 
| 英名: | White-tailed Robin | 
| 別名: | 白尾藍地鴝 | 
| 學名: | Cinclidium leucurum montium (Swinhoe, 1864) | 
| 目名: | 雀形目(Passeriformes) | 
| 科名: | 鶲科(Muscicapidae) | 
| 種別: | 台灣特有亞種 | 
| 保育等級: | IUCN紅皮書列為無危(Least Concern)物種, 台灣列為第III級其他應予保育野生動物 | 
| 出現季節及頻率: | 不普遍留鳥 | 
| 主要食物: | 昆蟲 | 
| 棲地: | 灌木叢、草叢、森林底層、林緣 | 
| 海拔: | 低中海拔 | 
| 習性: | 常單獨於樹林底層及地面覓食昆蟲 | 
| 特徵: | 一般特徵: 長約16cm, 雄鳥全身大致為深藍色, 但臉與喉黑色, 額與肩琉璃藍色, 外側尾羽基部白色, 因而得名, 飛羽及尾羽暗藍色並染有暗褐色, 嘴腳黑色; 雌鳥上半身大致為褐色, 下半身大致為褐色, 頭頂、後頸、喉、胸、腹染有灰色, 外側尾羽基部白色, 嘴黑色, 腳肉色而染有灰色. 夏羽: 冬羽: 相似鳥種:  | 
| 繁殖地: | 台灣特有亞種繁殖於台灣本島 | 
| 避寒或避暑地: | 台灣特有亞種不遷徙海外 | 
| 拍攝時間: | 4/29/2016 | 
| 拍攝地點: | 新北市永和 | 
| 資料來源: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2. Cinclidium leucurum.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2: e.T22710111A39769992. http://dx.doi.org/10.2305/IUCN.UK.2012-1.RLTS.T22710111A39769992.en. Downloaded on 18 February 2016. | 
| 補述: | 
資料來自於網路, 若有誤, 歡迎指正, 謝謝光臨.